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2015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3明清两朝帝王寝陵学案 人民版选修6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章节测试
  • 教材版本人民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645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5/8/5 14:20:53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5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明清两朝帝王寝陵 
【思维激活】
明十三陵坐落于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距离北京 约五十公里。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山明水秀,景色宜人。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筑,分别建在东、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陵寝建筑群。明代术士认为,这里是"风水"胜境,绝佳"吉壤"。因此被明朝选为营建皇陵的"万年寿域"。该陵园建于1409~1645年,距今已有300~600多年历史。陵区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
明朝统治者建造十三陵的原因是什么?其建筑风格是什么?
自主学习与知识构建
【自主·预习·思考】
一、明清皇陵知多少
    1.建陵原因
    (1)明、清共留下了近30座皇陵和大量后妃陵墓,中国古代有“事死如事生”和“厚葬以眀孝”的观念,因此帝王们都不惜巨资和民力建造陵墓。
    (2)明清皇陵的建造讲究“陵制与山水相称”,选择背山面水、清幽开阔的地方,形成完整而独特的建筑体系。
    (3)帝王陵墓是特殊的文化背景,表达了中国古代的宇宙观、生死观和道德观,反映出明清时期的经济状况、科技水平和营造工艺。
    2.明代陵寝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精品专题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