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据碳—14法测定,浙江上山遗址约距今11400﹣8600年。该遗址发现了居址、墓葬、环壕等遗迹,出土了大量石球、石磨盘以及陶器残片若干,还有一些红烧土残块,土块内掺杂了大量的碳化稻壳。这些发现证实( )
A. 农耕生产已经取代采集渔猎活动
B. 稻谷是古代先民的主要食物来源
C. 人类征服和利用自然的能力提高
D. 社会上贫富分化现象进一步加剧
2. 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南方的良渚文化与北方的龙山文化都呈现出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这主要表现在( )
A. 公共墓地出现 B. 农业的产生 C. 贫富分化加剧 D. 文字的使用
3. 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可以断定商代( )
A. 祖先的地位高于神 B. 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
C. 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D. 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