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课程标准]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
1.原因:二战后,发达国家吸取20世纪30年代的惨痛教训,普遍放弃________________的传统,接受________________。
2.方式
(1)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
(2)制定______________,指导经济发展。
(3)扩大______________、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________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
3.评价
(1)积极性: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____________。
(2)局限性: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经营不善、效益低下的弊端。
二、“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
1.“人民资本主义”
(1)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和________规模的扩大,________________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主体。
(2)含义:股票分散化,企业普通职工与资本家一样拥有股票。
(3)实质:企业的决定权仍然掌握在________________手中。
(4)作用:缓和了________________和吸收了大量________,反映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向。
2.“经营者革命”
(1)原因:企业生产________________的增加和生产过程复杂化的要求。
(2)含义:企业所有者退出了经营第一线,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________________从事经营。
(3)影响: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经营管理人员成为“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福利国家的出现
1.前提: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________________制度。
2.资金:由________________、企业缴纳和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3.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