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 近代中国文明
第1讲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工业文明冲击下
中国的变革与转型(1840—1895年)
(A卷)(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15·四川省成都市三诊·5)1839年林则俆在广州敦促洋人谨守合法贸易,主动上缴鸦片。在遭到外国商人拒绝后,他宣布全面断绝对外通商,封锁烟馆,直至外国人答应交出鸦片。林则徐采取这种“先礼后兵”的策略主要是为了( )
A.树立平等交往的形象 B.扩大对外贸易的需要
C.达到禁绝鸦片的目的 D.应对敌强我弱的态势
2.(2015·山东省德州市4月二模·16)“但这一战争并没有促使中国人惊醒……他们拒不承认中国在军事上的劣势和在政治上的衰退,这样他们便让自己继续沉睡了二十年。”这段话中的“战争”是指( )
A. 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3.(2015·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4月过程性检测·17)一批爱国者从战争中惊醒,他们提倡“师夷”,是对当时人们普遍存在的天朝大国心理的大胆挑战,但却是空谷足音,长久不为清廷所重视。“他们”应是指( )
A.抵抗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4.(2015·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学情调研二·5)朱维铮在《重读近代史》中说:“(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反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直到民国,苏南农村说到‘长毛’,仍然鲜有好话。”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最有可能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5.(2015·北京市东城区5月综合练习二·16)以下史实中,反映自然经济瓦解的是( )
①1905年昆山县农户中佃农的比例为57. 4%,1924年增加到77. 6%
②20世纪初山东省棉花大部分供应济南、青岛及外地纱厂,部分出口国外
③通商大埠及内地市镇城乡,衣大布〔粗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
④19世纪末受印度和日本的冲击,中国失去了长期以来的世界最大茶叶生丝出口国地位
A. 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