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临门一脚】2015高考历史三轮热点专题复习专题十三++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试题汇编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339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5/5/22 16:00:53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5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专题十三 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考点评述】
●考情分析
本专题属于社会转型的重要阶段,并且涉及地理知识较多,特别是新航路的线路包含很多的地理学科知识,是文科综合很好的切入点。本部分内容每年都有考题呈现,且较为密集。
(1)从题型上看,选择题与非选择题两大题型都有涉及,齐头并重。因为工业革命部分是经济史的核心,而且便于联系其它知识,其本身系统性又比较强,所以相比较其它的专题,本专题命制非选择题的概率更大。如2013年浙江卷第39题,广东卷第38题,北京卷第37题,天津卷第14题,福建卷第38题。2014年围绕本部分内容大题命制更是数量飙升,如广东文综、全国新课标卷Ⅱ、浙江文综、山东文综、四川文综、北京文综、江苏单科、安徽文综、上海单科、海南单科等,都在此处命制了大题,要引起高度重视。
(2)从内容分布上看,世界市场的形成是本专题知识的核心。新航路的开辟、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都是围绕这一“核心”讲述的,主要考查区域为新航路开辟、两次工业革命。本专题考点2012年出现11次,2013年出现15次,2014年出现23次,考查侧重新航路开辟和两次工业革命。
(3)从考查形式上看:本专题的考点多设计新材料、运用新史观进行考查。
(4)从考查能力要求看,高考命题越来越灵活,利用新情景、新材料再认、再现、迁移知识等综合能力的考查。
●品味经典
1.(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33)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这说明(  )
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
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
点评:这是一道材料型分析判断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题目的难度不高,抓住关键词“手织机”“纺车”废置即可作出判断。
分析:从题干中“纺车”与“手织机”多半闲置和19世纪初可知英国进行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故A项正确;从题干中无法得出妇女解放的史实,故B项错误;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故C项错误;工业革命后工厂取代了手工工场,但不能说家庭手工业不存在,故D项错误。
2.(2014·海南单科·20)1923-1929年,美国的企业普遍使用流水线等先进生产管理方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同时在少数企业中工人可以领取养老金,享受带薪休假。这反映出当时在美国(  )
A.工人分享的经济发展成果有限              B.科技未对经济发展发挥重大作用
C.供给与需求保持基本平衡                  D.国家干预促进了经济发展
点评:本题是一道材料型分析判断题,考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与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本题有一定的迷惑性,需要逐项分析判断,排除干扰项。
分析:题干材料中“少数企业中工人可以领取养老金,享受带薪休假”说明工人从经济发展成果中获取很少,故A项正确;依据题干中“美国的企业普遍使用流水线等先进生产管理方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说明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故B项错误;依据所学,1929年以前,供给与需求已经出现了矛盾,故C项错误;“国家干预促进了经济发展”是在罗斯福新政时才开始实施,故D项错误。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