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高考复习方案·2015高考冲刺】2015年最新模拟题汇编:第20讲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试题汇编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277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5/5/22 15:45:32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5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第20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2015.河北邯郸市高三1月质检]【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曾国藩说:“古之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一秉乎礼。自内焉者言之,舍礼无所谓道德;自外焉者言之,舍礼无所谓政事。”曾国藩在吸取前代理学大师“礼”的思想基础上,将理学家奉为世界本原的抽象的“礼”具体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礼”。 他认为,只有通过教育的方式,才能促使人们自觉遵守封建的纲常礼教,维护以宗法等级制度为核心的封建统治,最终实现“以礼自治,以礼治人”的目的。
1861 年(咸丰十一年)7 月18 日,曾国藩在遵旨筹议总理衙门购买外国船炮时,再次重申了“造炮制船”的主张,认为购买外洋船炮,为今日救时第一要务。为此,曾国藩于1861 年设立了安庆军械所,潜心研制洋枪洋炮;1868 年,他支持容闳在江南机械制造总局内设立机械学校,培训技术工人,给工人讲授机械制造原理,使他们掌握西方近代先进的科学技术。
——摘编自熊吕茂《论曾国藩的教育思想》
1)根据材料,概括曾国藩教育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时代背景,简评曾国藩的教育思想。
【答案】 参考答案:
(1)重“礼”;经世致用;师夷长技。
(2)时代背景:东西文化交融;政治风云多变;社会转型。评价:既有维护封建纲常和统治秩序的一面,又有促进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一面。
解析:(1)依据材料一中“将理学家奉为世界本原的抽象的“礼”具体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礼” “以礼自治,以礼治人”的信息可以概括出“礼”;依据材料中“曾国藩在遵旨筹议总理衙门购买外国船炮时,再次重申了“造炮制船”的主张”的信息从“师夷长技”的角度概括 答案。
(2)时代背景可以结合晚清时期中国社会巨变从“文化、思想以及社会转型”以及民族危机的角度回答;评价结合曾国藩活动的史实从“既有维护封建纲常和统治秩序的一面,又有促进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一面”的角度分积极和消极两个视角作答。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精品专题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