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讲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1.[2015.山东滨州市高三期末]1946 年 2 月,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发给华盛顿一封“八千字电报”,认为苏联在最大限度地发展武装力量,并以此不断扩张“势力范围”。对此,美国应当联合其他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一起对付苏联。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战后苏联积极扩充势力范围 B.主张对苏实行“遏制战略”
C.美苏“冷战”促使世界分裂 D.美苏开始进入“冷战时期”
B【解析】乔治·凯南电报认为战后苏联积极扩充势力范围,但不是它强调的重点,故A项错误;这封电报的重点是强调“联合其他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一起对付苏联”,对苏实行“遏制战略”,故B项正确;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美苏“冷战”开始,此时世界还未分裂,故C项错误;因此,此时美苏还未进入“冷战时期”,故D项错误。
2.[2015.黑龙江双鸭山一中期末]某学者写道:战后发生的许多事情是“无法全部装在冷战这个盒子里的”。冷战分割了世界,不过冷战只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与之并存的还有经济、民族、宗教等问题。冷战无疑对这些问题产生影响,而这些问题反过来又影响了冷战。对这段话的最佳理解是
A.冷战即是时代的中心,又是时代本身
B.经济、民族、宗教等问题影响了冷战的态势
C.冷战是时代的中心,而非时代本身
D.冷战分割了世界,影响了经济、民族宗教等问题
A 【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之间由于国家利益、社会形态等分歧与对立,开始冷战,冷战使世界分裂为两部分,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靠苏联的局面,深刻影响了世界,A项最准确。在冷战掩盖之下还存在经济、民族、宗教等问题,这些问题与冷战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特点,B、D项正确。C项表述不正确,战后发生的许多事情是“无法全部装在冷战这个盒子里的”,即可判断冷战不是时代本身。
3.[2015.浙江杭州七校期末联考]观察下列图片,有关它们的描述正确的是( )
图一 图二
①图一成为德国分裂的重要标志,是东西德共同修建的
②图二的事件发生在1961年,随后美军进入最高戒备状态
③两图都是冷战格局下美苏对峙的重要体现
④图二危机中,美苏领导人表现了克制态度,相互妥协使危机逐步降温并解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