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高考复习方案·2015高考冲刺】2015年最新模拟题汇编:第6讲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与三民主义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试题汇编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341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5/5/22 15:41:32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6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第6讲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与三民主义
1.[2015.河北“五个一名校联盟”高三质监]1877年清驻英大使郭嵩焘给李鸿章的信中说:“钟表玩具,家皆有之;呢绒洋布之属,遍及穷乡僻壤;江浙风俗,至于舍国家钱币,而专行使洋钱,且昂其价,漠然无知其非者。一闻修造铁路电报,痛心疾首,群起阻难,至有见洋人机器为公愤者。……办理洋务三十年,疆吏全无知晓。”以下解读符合材料本意的是
A.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瓦解           B.郭嵩焘主张社会全盘西化
C.江浙人的民族意识淡薄           D.中国人亟需更新价值观念
D 解析:根据材料“一闻修造铁路电报,痛心疾首,群起阻难,至有见洋人机器为公愤者——办理洋务三十年,疆吏全无知晓”可以判断出作者认为当时民众的思想比较落后,不符合现代化的趋势要求,需要进行思想启蒙和思想进步。
2.[2015.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高三第三次摸底]1840—1895年,中国原有的政治思想观念对西方现代观念选择性吸收,以儒学经世致用为主导应付重重危机,从而产生“中国近代观念”。 这一阶段,中国人“选择性吸收”西方现代观念而产生的“中国近代观念”主要是
A.中体西用             B. 君主立宪          
C.民主共和             D.实业救国
A 解析:材料学者语核心指吸收西方先进文明来改造传统落后中国文明,但必须仍然以儒学经典为主导,以救亡图存。洋务运动主张“中体西用”,符合材料核心思想。
3.[2015.湖北省部分高中高三元月调考]甲午战争之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流行用语,在新式学堂及学会均以其作为办学及创会的口号,然而新式堂及学会的教学内容与发展目标,却偏重于西学或新学。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错误的是                                             
A. 宣传西学,挽救民族危亡
B. 对传统文化持批判态度
C. 以“中学为体”作为对付保守势力的挡箭牌
D. 创办者多为留学归来者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精品专题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