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2015.河北衡水中学高三第四次联考]李淘在《明清史》中说“鸦片战争前夕的清代农业,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但是商业性农业已经出现。…… 商业性农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的苏、杭地区和粤江下游广州附近地区。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商业性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下列各项属于鸦片战争后中国“商业性农业”发展原因的是( )
A.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农业原料的掠夺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主体地位未改变
C.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夹缝中日益萎缩
D.清政府对“商业性农业”发展的重视
A 【解析】因为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农业原料的掠夺,使得农业的商业性大大发展,故A项正确;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未改变与商业性农业无关,故B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糟糕发展也不足以解释商业性农业的发展,故C项错误;清政府始终不重视商业性农业,故D项错误。
2.[2015.杭州二中高三第二次月考]关于下表现象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1843年前后中国几种主要进口货物新旧税率水准(%)
货物
|
1843年前旧税率
|
1843年后新税率
|
棉纱
|
13.38
|
5.56
|
头等白样布
|
29.93
|
6.95
|
二等白样布
|
32.53
|
6.95
|
斜纹布
|
14.92
|
5.56
|
A.适应了英国商品输出的要求 B.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C.使中国失去了保护本国市场的能力 D.便利了列强对中国原料的掠夺
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表中的现象是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口税率的大大降低,使中国失去了保护本国市场的能力,便利了英国的商品输入,也冲击了中国的自然经济,所以A、B、C三项均正确;出口税率的降低才能便利列强对中国原料的掠夺,因此D项不正确。
3.2015.四川德阳高三第一次诊断]读表2,表中内容表明这一时期
(注:市场商品量包括国内生产(含在华外商工厂生产)商品、进口商品;进口净值指进口总额减去出口总额的差值。)
A.中国的国际市场份额扩大 B.列强对华商品输出逐年下降
C.中国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D.中国市场商品总量由增到减
C 【解析】从表格中“进口洋货净值年均增长率的变化”是大幅度提高到小幅度回落、又大幅度回落,B项排除;“国内生产商品年均增长率变化”“近代中国市场商品量年均增长率变化”,从小幅增长到大幅度提高、又大幅回落,D项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