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成都外国语学校模拟题)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 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 ( )
A.英国的船坚炮利 B.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C.中国的闭关锁国 D.西方列强加紧扩张
答案 B
解析 注意“就世界大势论”,从当时的国际总体环境来分析,19世纪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和完成 ,西 方国家为了争夺原料产地和市场,加紧殖民扩张 。而亚非拉大多数国家社会落后,无力阻挡西方国家工业文明的入侵。因此B项符合题意。
2.(2014·广州市模拟题)鸦片战争前,阿美士德作为英王使节到中国进行外交活动,清朝官员要求他依照大清的“天朝定制”,觐见皇帝时行“三跪九叩头”大礼。阿美士德坚持行欧洲式的“免冠俯首”礼,认为跪叩礼“有伤英国尊严”而反对。双方争持不下,最后英使遭逐出。这次“礼节之争”直接反映了( )
A.英国国 王反对中国不礼貌地对待使节
B.开放思想与传统陆权观念的对立
C.英国工业文明与中国农业文明的矛盾
D.天朝大国观与主权国家观的冲突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清朝对外实行“闭关锁国”导致天朝上国的思想观念。当时英国国王没有参加,信息不畅,不可能出现英王反对的场景,排除A项;题干未涉及开放思想及陆权观念,排除B项;两国态度可以反映出不同文明的差异性,经济文明不同是思想差异的根源,但不可能直接反映出来,排除C项;19世纪中期,欧洲进入工业文明时代,而中国还处于封建落后时代,对于礼仪问题,各持自己的看法,明显反映出两国的外交理念不一致,故选D项。
3.(2014·太原市模拟题)“中国被迫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时,清政府尚有相当广阔的改革空间。 但清政府 仍抱自己,是“天朝上国”的自大观念,从一开始就 没有很好地抓住变革的最初时机。”这一论述强调的是( )
A.《南京条约》给清廷造成的压力微不足道
B.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局面
C.清廷错失《南京条约》带来的近代化机遇
D.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大门
答案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