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五代史·安重荣传》记载“(安重荣)尝谓人曰:‘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为避免这种历史现象的重现,宋太祖赵匡胤采取了
A.在地方行政区之上设立监察区 B.设立枢密使、三司使等官职分化相权
C.实行将兵法,禁军由皇帝指挥 D.从财、权、兵各个方面弱化将领权力
2.据《唐律疏议》卷一“十恶”条,一曰谋反(谓谋危社稷),二曰谋大逆(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官阙).三曰谦叛(谓谋背国从伪),“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这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法律的本质特征是
A.依法治国 B.维护中央集权制度
C.推动社会进步 D.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3.北宋首创“钞盐法”,商人用现钱向政府部门“榷货务”购置通行证,然后凭证至产盐地支盐,运至规定地区销售。这表明北宋时期
A.政府直接从事食盐产销 B.民营商业遭到政府打击
C.抑商政策执行有所松动 D.政府放弃盐业专卖制度
4.《明实录》记载:明成祖即位时即发布诏令,“沿海军民人等,近年以来往往私自下番,交通外国今后不许。所司一遵洪武事例禁治。”永乐二年(1404年)又“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这两处记载可以证明
A.海禁政策在局部地区出现了松懈 B.当时沿海对外贸易由此获得发展
C.政府开始允许民间对外贸易 D.明成祖延续了明初的海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