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 Ⅰ 卷 选择题 (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吕氏春秋·慎势》“故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以上材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 ( )
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
B.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
C.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
D.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权力
2. 苏洵在《六国论》中说:“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这一观点的不当之处在于 ( )
A.忽视了秦朝军事力量的强大 B.认为是仁义不施的后果
C.忽视了秦朝统治的暴政 D.忽视了统一的必然性
3. 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 )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 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 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4. 万历初年,首辅张居正当权时,“部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了。下列对此评述正确的是 ( )
A.说明明朝中期宰相制度“借尸还魂”
B.张居正擅权专恣,加重明朝政治腐败
C.明朝中期,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D.内阁设立后,地位日益提高,权力日益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