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
1. 傅斯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一文中指出, “能利用各地各时的直接材料„„ 材料愈扩充,学问愈进步„„地质、地理、考古、生物、气象、天文学等学,无一不供给研究历史问题者之工具„„要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 学等同样, 乃是我们的同志! ”对于上述观点理解最恰当的是()
A. 傅斯年认为史学和其它学科一样重要
B. 傅斯年主张在史学研究中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
C. 傅斯年认为历史学应该涵盖各种学科
D. 傅斯年重史学的客观性而不重史家的主观倾向
2.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史实,解释、观点等。下列各项中,属于观点的是( )
A、商朝甲骨文主要出土于殷墟
B、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
C、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
D、中国历史证明,国家合则利,分则弊
3. 《汉书·王莽传》记载: “圣王序天文,定地理,因山川民俗以制州界。 ”可见( )
A.民俗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重要原则之一
B.民族是划分州界的主要依据
C.自然环境是古代中国划分行政区域的最主要因素
D.共同的行政区促进了文化的趋同
4. 《旧唐书列传第十八》载: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次子李世民发动政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及其党羽,并逼高祖李渊退位,自己登基继位,史称“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的做法违反了( ) ①宗法制 ②“礼” ③“三纲五常” ④“民贵君轻”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