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时间:30分钟 总分: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了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D.商品经济的发达
2.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公田变为私田 B.铁器牛耕的推广
C.国家走向统一 D.封建制度的确立
3.某古代水利工程“旱时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十二人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芍陂
4.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窖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唱词反映了我国古代
①自耕农富裕祥和的生活境况 ②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③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
④“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
5.商鞅变法中“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措施的最重要意义是
A.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B.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
C.打破了原来的土地疆界和灌溉系统 D.扩大了农民的占田份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