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河北秦皇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贞观元年,房玄龄以“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功居第一,也从此正式展开了他的宰相生涯。贞观前,他帮助太宗建立唐王朝,贞观后,尽心辅佐太宗守业。为相后,兢兢业业于吏事。太宗曾批评他“阅牒讼日数百”,事无巨细亲力亲为,不利于网罗人才。玄龄自身“才兼藻翰,思入机神”“明达吏治,而缘饰以文雅,议法处令,务为宽平”,因此为时人所推崇,“论者称为良相”“天下号为贤相”。史学家柳芳、欧阳修评价说:“玄龄身处要地,不吝权,善始以终,此其成令名者。”贞观期间,玄龄家族及其个人均一度至发展巅峰,特殊功勋造成特殊为难之处境,此玄龄所以在武德间能进“奇计”,而在贞观间“庸言庸行”。史家称其“贤相”而“无迹”(没有好的事迹)。究其“无迹”之因,房玄龄儒家为主、兼习道玄的思想结构是一方面,而主要的现实原因则是家族地位的一般及个人声望的远播,使其不得不深自韬晦。
——摘编自王立霞《也论唐代名相房玄龄的“贤良无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房玄龄在贞观时期被誉为良相、贤相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史家称房玄龄“贤良无迹”的依据,并分析造成房玄龄“贤良无迹”之成因。
【答案】 (1)原因:才华出众,运筹帷幄,辅主创业;明达吏治,孜孜奉国;自身修养高,办事能力强,而且态度温和,处事宽厚;作为功臣却不专权,能善始善终,符合封建统治者的专权要求和封建士人的政治理想。
(2)依据:房玄龄在贞观年间无建树,庸言庸行,个人表现不如贞观初年以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