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觉民 (1887—1911) ,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县人。 13 岁时,他受父命参加科举童子试,竟在试卷上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后掷笔离去。 15 岁考入全闽大学堂,后来入读福州高等师范学堂。就读期间,他努力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课余阅读《苏报》、《警世钟》等进步书刊,确立了“中国非革命无以自强”的思想,参与领导清末福州数次反帝反封建斗争。他在福州的谢家祠组织过读书社,鼓吹革命思想,还在一家外国教堂附近试验炸药,想用来组织武装暴动,可惜没有成功。 1905 年,林觉民留学日本,就读于庆应大学。不久,他就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与资产阶级保皇改良派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他写了《驳康有为物质救国论》,翻译《莫那国犯人》和《六国宪法论》等,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910 年,孙中山先生发动广州起义,因准备不足而失败。孙中山先生接着制订了翌年在广州起义的计划,致电在日留学生、华侨积极响应,林觉民立即离开日本赶赴香港。在香港受黄兴指派,林觉民回到福建,联络革命党人,筹集经费,招募志士赴广州参加起义。他在福州停留 10 天,于 4 月 17 日率领福州革命党人刘元栋等十余人为第一批先行赴穗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