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南通一模)学者李喜所认为,该书是鸦片战争之后五十年间中国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域外史地著述,书中的设想既体现了对西方列强的抵御与抗争,也包含了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肯定与仿效。该书最有可能是( )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资政新篇》 D.《变法通议》
解析:选B 题干中的第一句话主要用来区别《四洲志》,当然也可以用来排除C、D两项,因为《资政新篇》和《变法通义》显然不是史地著述。第二句话反映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排除C、D两项,因为《资政新篇》没有体现对西方列强的抵御与抗争的内容,《变法通义》主要是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答案选B项。
2.(2019·泰州一模)丁韪良1865年到同文馆执教后,“条约翻译”曾成为同文馆每三年一次大考的考试科目,初试时令学生把外文照会译成汉文,复试时则将某条约中的片段译成外文。这反映了( )
A.清政府固守传统的朝贡外交
B.清政府彻底成为洋人的工具
C.中国依然处于闭关锁国状态
D.近代国际关系体系影响中国
解析:选D 材料反映了“条约翻译”成为同文馆每三年一次大考的考试科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条约翻译”适应了清政府与外国签订条约的需要,说明近代国际关系体系影响中国,故D项正确;条约体系并不等于传统的朝贡外交,故A项错误;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彻底成为洋人的工具,不符合题干时间,故B项错误;鸦片战争后中国闭关锁国状态已经被打破,故C项错误。
3.严复发表《原强》一文,指出:“今而图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标者何?收大权,练军实……至于其本,则亦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意而已。果使民智日开、民力日奋、民德日和,则上虽不治其标,而标将自立。”由此可见严复更主张( )
A.倡导富国强兵 B.学习西方制度
C.突出中西差异 D.关注民众启蒙
解析:选D 根据题干主旨可知,富国强兵和学习西方制度都属于严复所说的“标”而非“本”,严复所说的“本”,指的是“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意而已”,根据“果使民智日开、民力日奋、民德日和,则上虽不治其标,而标将自立”,可知严复更注重“本”而非“标”,即更关注民众的思想启蒙,故D项正确;A、B、C三项表述均不合题意。
4.(2019·南京盐城一模)1918年8月,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偶像破坏论》一文,文中指出:“其实君主也是一种偶像,他本身没有什么神圣出奇的作用,全靠人迷信他,尊崇他,才能够号令全国。”他呼吁:“破坏偶像!破坏虚伪的偶像!吾人信仰,当以真实的合理的为标准。”该言论在当时( )
A.动摇了封建的君主专制统治
B.启发民众探寻社会真理
C.标志新文化运动向纵深发展
D.开创了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