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生物试题
高中生物编辑
2012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第33课时 种群的特征及其数量变化(必修3)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一轮复习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生物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新课标地区
  • 文件大小193 K
    上传用户lilong19634
  • 更新时间2011/9/9 17:08:12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22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2.农业上为了有效地降低有害昆虫的种群密度,常采用在田间施放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的方法来治理。性引诱剂的使用主要是为了(    )
A.改变昆虫性别比例
B.降低昆虫的出生率
C.增加昆虫的死亡率
D.改变昆虫的年龄组成
解析:性引诱剂能吸引同种的异性个体前来交尾,人工施放性引诱剂则引诱来大量的雄性害虫,通过性引诱剂的干扰,使其不能与雌性害虫完成正常的交尾,从而降低昆虫的出生率。所以其主要作用是降低昆虫的出生率。
答案:B
3.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合理的是(多选)(    )
A.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调查对象
B.不宜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C.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D.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