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景:
(1)民族危机:《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改良救国方案屡屡失败。
“北上联军八国众,把我江山又赠送。白鬼西来做警钟,汉人惊破奴才梦。”诗中描绘的中国是一个怎样的中国?
(2)阶级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革命团体建立。
(3)理论基础: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特别深受林肯“民有、民治、民享”思想的启迪。
(4)个人因素:上书李鸿章失败后,孙中山由改良走上革命道路。
2.代表人物及阶级: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资产阶级。
3.主张:(1)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推翻满洲贵族封建专制统治,重建汉族人当权的政府。(2)民权主义,即“建立民国”。就是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也就是政治革命。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3)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就是用核定地价的办法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不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