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学案 >> 生物学案
高中生物编辑
(通用版)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第十单元第一讲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学案(生物 含解析)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学案
    资源子类复习学案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生物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470 K
    上传用户123wangyan
  • 更新时间2019/6/22 10:43:44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6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样方法
(1)适用对象:植物或活动范围、活动能力的动物。
(2)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3)取样关键:随机取样
2.标志重捕法
(1)适用对象:活动范围、活动能力的动物。
(2)计算公式:
N(种群数量)=×M(初次捕获标记数)。
[基础自测]
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1)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
(2018·全国卷Ⅰ,T5A)
(2)调查种群数量较少的陆生植物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并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2017·全国卷Ⅲ,T5B改编)
(3)调查草地某种蜘蛛种群密度时,要选择草多的地方,否则结果偏低 (×)
(2017·江苏卷,T24A)
(4)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
(2014·江苏卷,T5A)
(5)统计种群密度时,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最小值后取平均值 (×)
(2014·福建卷,T3C)
(6)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
(2014·江苏卷,T5B)
(7)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种群数量一定能增加(×)
(8)每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精品专题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