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
——先秦、秦汉时期
总述
|
先秦(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秦汉(公元前221~公元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时期,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
政治
|
从分封制、宗法制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体制取代贵族制度,专制皇权逐渐形成。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
经济
|
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主体。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土地制度由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转化。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商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
思想文化
|
思想上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儒学独尊的演变,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文学艺术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文学体裁多样;具有东方特色的实用科学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
|
考点一 先秦至秦汉时期的政治
一、夏商西周时期
1.王位世袭制:第一个国家政权是夏朝。商朝是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
2.分封制:确保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以同姓亲族分封为主体,有效地加强了周王对地方的控制。
3.宗法制:以血缘为依据,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有效地规范了统治阶级内部秩序,对中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今天仍能见到它的影子。
4.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二、春秋战国时期
争霸与兼并战争,宗法分封制度的原则遭到破坏;秦灭六国。
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1.确立皇帝制度;皇帝总揽司法、立法和行政、军事等大权。
2.中央政府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
3.地方行政机构实行郡县制;郡、县长官都由皇帝任免。县以下设乡、里等基层机构。
四、两汉时期(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
1.中央集权的巩固:汉初郡国并行;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并加强了对地方的监察。
2.君主专制的强化:汉承秦制;形成了“中外朝制度”,君主专制得以强化。
3.选官制度:察举制、举孝廉。
考向一 重要历史概念——分封制的内涵、特点
[典例1] (2015·江苏高考)《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
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
考向二 论从史出——秦汉中央权力运行模式
[典例2] (2015·天津高考)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
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
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