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编辑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暑假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名校月考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824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5/9/30 9:41:10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2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 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  

时期
两宋
明清
比例
51%以上的进士
43%的进士
任官前出身
平民
贫寒家庭

 
A.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      B. 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
C.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    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拨和公平、公正
3.《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现)。燮理(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宰相),迥乎异矣。”殿阁大学士与宰相“迥乎异矣”, 主要表现在(   
A.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                 B.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
C.殿阁大学士的地位实际上与六部等同           D.担任殿阁大学士的人没有办事能力
4.(2013·福建文综·17)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  )
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            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
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            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