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笔记、提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考纲要求】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3、宋明理学
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 【课程标准】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了解孔子、孟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2、知道汉朝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的发展。
◇ 【知识整合】
一、知识点梳理:
1、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①、各诸侯国政治改革的需要;
②、私学兴起,相对自由的学术风气的影响;
③、封建经济的产生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④、自然科学的发展提升了人们的认识水平。
2、列举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并作扼要评价。
儒家:孔子 哲学思想——思想核心是“仁”、“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政治思想——①、主张“为政以德”(含民本思想); ②、提出“正名”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