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突显皇权的明孝陵
明孝陵的兴建
1.古人对开国皇帝明太祖的称赞
太祖以聪明神武之资①,抱济世安民之志,乘时应运,豪杰景从②,戡乱摧强十五载③而成帝业。崛起布衣,奄奠海宇④,西汉以后,所未有也。惩元政废弛,治尚严峻,而能礼致耆儒,考礼定乐,昭揭经义⑤,尊崇正学,加恩胜国,澄清吏治,修人纪,崇风教⑥,正后宫名义,内治肃清,禁宦竖不得干政。五府六部,官职相维⑦。置卫屯田,兵食俱足。武定祸乱,文致太平,太祖实身兼之⑧。
──《明史》卷三《太祖纪》赞
【解读】《明史》是习称“二十四史”中最后一部,在史书分类中属于正史。《明史》从清初顺治年间就修起,一直修成于乾隆年间,前后三修其稿,历时近百年。最后修书“总裁”为张廷玉。《明史》体例严谨,叙事清晰,观点也比较客观公正,每帝王本纪和名人列传都有“赞”,评价该传主的一生。上引为朱元璋明太祖本纪的赞评。赞评首先评价朱元璋推翻暴虐元朝统治,统一天下的功绩,指出贫穷“布衣”而登基的历代皇帝,除汉高祖刘邦而外,就数朱元璋了。然后又评论在明太祖治理天下之时,文武刑德并举,致使天下太平。尤其吏治的清明,后妃不得干政,宦官不许掌权,这是明朝中后期政治紊乱的重要原因,而明太祖却是严加管禁的。所以“武定祸乱”、“文致太平”,这是他的最大历史功劳。我们读了这一段正史,可以更好地了解明孝陵兴建的背景。明太祖的南京明孝陵,明成祖北京十三陵的长陵,都是在明朝兴旺时期修建的,有它的建筑特色:是一种开国皇帝的气魄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