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变“讲”为“导”,共同参与学习活动

阅读:3539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1/3/16 16:08:56
──让阅读指导方式取代高中文本阅读教学中的讲析方式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在“新课标”要求下,以往那种教师对阅读文本教学自我主观设计内容、不重课堂生成资源及其引导的讲析方式,已越来越暴露出种种与学生学习不相适应的局限。遵循对作品的认知学习规律,积极探索和提倡培养学生好奇心和探索创新能力的的文本阅读指导方式,是我们进行文本阅读教学创新活动中的一项大有可为并造福学生养成终身学习习惯养成的的任务。文本的阅读教学的指导方式应根据教学的作品与教学的语境不同,而探寻和采用不同的具体方式,从而更好地达到培养学生探知与创造性思维的根本目的。 
【关键词】文本阅读教学 阅读讲析方式 阅读指导方式 
文本阅读是语文教学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是语文学习任务完成的重要载体,也是连接与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提高基本能力训练以及完成语文学习终极目标──独立地表情达意、阐知言志的桥梁;可以说文本阅读学习的真正收获多少,是关系到了解与鉴别学生语文素质高低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标志。任何企图绕过语文文本阅读的学习,来实现所谓语文知识与能力的收获都是天方夜谭。(即使近年成名的“少年作家”们,其实也是靠自己的方式学习消化了阅读文本或完成了对自己所选“阅读文本”的学习而已,绝非“一夜成名”。)因此在今天强调加强语文素养的提高,也决不能淡化对教材中文本的学习掌握而搞什么“空穴来风”的语文学习的“自由进军”。否则,这样的“创新”,看似“创新发展”,实则是缺乏科学与理性的“沽名钓誉”,有悖于素质教育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活动更新与提高的真正意义。因此我们对待文本阅读的教学活动不应是放松或而放弃,而是要加强与完善。本文就谈谈自己对高中语文文本阅读教学的思考和认识,以期抛砖引玉,共同提高。
.提倡素质教育以前的基础教育中文本阅读教学几乎都采用的是全方位解读形式(年级越小越突出),形成了一种近似模式化教学方式──课文学习讲析方式,即从标题解读、背景详解、作品结构各层次的概括(若是文言文还须加上词句逐一翻译)、思想主题的归纳、艺术特色的总结,到重点词句含义的破析以及课后练习题答案的完成,最多再推及到一篇题材或艺术特色相类似的作品作简单比照印证而已(目的似证明课文讲析“准确”)。如此“面面俱到”的循环,使教师常常为赶课文讲析进度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中生成的鲜活“火花”迸发的注意与助燃,忽视了学生语文基本素质、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的差异性与针对性的指导与提高,长期如此,教师在教学中也读大都滑入“套板效应”的思维惯性中,冥灭了教师自己对课文教学知识层次的探索与提高的欲望。 
这样的文本阅读的教学方式,完全漠视一篇文本只是涉及到某项语文知识或能力训练的一个突出点并非该项内容的全部的事实,这样貌似全面的单一形式,往往“大”而“空洞”,不顾及学生的兴趣,缺乏课堂应变与系统的训练,使学生常常以为学到某某课文的几个“知识点”,就是学到了一个阶段的语文全部要求的任务,语文知识水平就是提高了。长期以往,造成了僵化模式,缺乏“创新”,使学生与教师对文本阅读或教学活动都失去了“人文”色彩的兴趣。这样的文本阅读教学与学习方式显然与“新课标”的要求有极大的距离,因为语文教学“新课标”要求提高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时的发现、探知、解决与创新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而且也造成现在有相当多的学生认为语文课文学习不知道怎样学,甚至有学不学语文课文都一样的怪论;在一些教师中也产生了现在语文课文教学课不好上的错觉。语文文本阅读学习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不忍,使相当多的师生对文本阅读的教学或学习、甚而对整个语文学习产生了“糊涂的爱”。因此改变这种“传统”的文本阅读教学上只有讲析的方式,是在“新课标”要求下语文教学亟待重视对待的重要问题。 
     来源:网络  编辑:xiaoxiao@126.com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