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试论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阅读:3999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1/1/4 10:25:49
巴普洛夫提出:情感是人大脑皮层上“动力定型”的维持和破坏,若外界的刺激使人原有的一些活动得到维持和发展,人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因此,当学生从自己的学习中体验到成功时,就会产生满足感,增强自信心,从而升华情感,将此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形成可喜的良性循环。教育家斯宾塞提出: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学生于快乐之中掌握知识。“愉快教育”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原则,要求创造一个和谐、热烈、紧张、愉快的课堂气氛,要求打破僵硬的、死板的注入式授课方式,尽量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当“主角”,因为当“主角”是愉快的。当然,学生当“主角”难免出现差错,这时候切忌讽刺打击,而应该和他们一起来找出问题所在,并看看其中是否有可取之处。
心理学认为,表扬是引导学生行为习惯发展的最有效的手段。在课堂中,我经常恰当地使用“不错”、“很好”、“你怎样想到的”等赞誉之词,在提问和板演时,尽可能有针对性地为中下等学生提供表演的机会,对于他们的成功,不仅教师表扬,而且还引导全班同学对其进行鼓励。在讨论问题时,对于学生“小小的创造”,要给予肯定和推广,使学生每攻克一道难题,克服一个困难,创造一个新的方法,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产生愉快的情绪,从而升华为渴望继续学习的情感,促使他们更加深入地学习数学,最终形成行为习惯,乐此不疲。
例如,在教学中,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件事:
在许多资料上都有这样一道试题:
已知数列{an}与{bn}是等差数列,Sn和Sn'分别是它们的前n项和,且SnSn'=(5n+3)∶(2n+7),求a20b20
我们都知道正确解法是:
“(a1+a39)=2a20 (b1+b39)=2b20
a20b20=(a1+a39)∶(b1+b39)
   =(a1+a39)×39∶(b1+b39)×39
   =S39S39'=(5×39+3)∶(2×39+7)
   =198∶85”
而在学生的作业中却出现了以下解法:
因为SnSn'=(5n+3)∶(2n+7),
可设Sn=k(5n+3) 且 Sn'=k(2n+7)  (k≠0)
a20=S20-S19=k(5×20+3)-k(5×19+3)=5k,
b20=S20'-S19'=k(2×20+7)-k(2×19+7)=2k,
a20b20=5∶2。”
答案错了!但上面的解题过程却似乎无懈可击。老师没有简单地将其判错就完事,凭直觉,老师感觉到这是学生无意中出了一个“考验”老师的难题,如果简单从事,势必让学生失望,至少会让学生感到遗憾,老师耐心地寻找其错误原因,通过反复推敲验证,终于发现问题出在
因为SnSn'=(5n+3)∶(2n+7),可设Sn=k(5n+3) 且 Sn'=k(2n+7)”这一句话上,这种设法虽然可以保证“SnSn'=(5n+3)∶(2n+7)”成立,但因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Sn不是n的一次函数,而是n的二次函数,即Sn=na1+n(n-1)d,这样,由“SnSn'=(5n+3)∶(2n+7)”就不能得到“Sn=k(5n+3)且Sn'=k(2n+7)”。
错误原因找到了,到此为止也可以向学生“交代”了,但老师没有就此罢休,一个强烈的念头迫使老师沿着学生的思路继续下去:既然Sn是n的二次函数,那么把上面的设改为:
可设Sn=kn(5n+3) 且 Sn'=kn(2n+7)”
(让其满足二次关系)又怎么样呢?算一算:
a20=S20-S19=20k(5×20+3)-19k(5×19+3)=198k,
b20=S20'-S19'=20k(2×20+7)-19k(2×19+7)=85k,
a20b20=198∶85
结论完全正确!是巧合吗?再对一般情况进行验证,证明这个方法是正确的。第二天,老师先将错误的解法公布出来让学生思考,学生中一时还没有人能够指出其错误原因,而且用这个解法解题的学生自以为“闯了祸”而不敢抬头。而当老师指出错误原因,并公布由这种错误解法演变而得到的正确解法时,学生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很快,又有学生提出:“为什么不设为Sn=(kn+c)(5n+3)且Sn'=(kn+c)(2n+7)呢?”
其实,只要注意到Sn的表达式中没有常数项就行了,如果有常数项,则需将比例系数设为kn+c。在这里,关键是学生能够提出这个问题,说明教师的引导已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而且正在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通过这个试题的解法由错误到正确,同学们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我充分肯定了同学们的思想方法,而且表扬了那几位自以为“闯了祸”的学生及后来继续提问的学生,毫不讳言地说明正是他们的错误“引导”我找到了这种新颖的解法,并鼓励大家能接过老师的思想方法,继续发扬探索精神,为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综合思维能力而努力。
3 数学的美内化良好的情感品质
这一阶段是通过持久的固定作用,使学生深深地被刺激物或对象所吸引,逐渐形成观点,信奉追求,内化成良好的情感品质。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数学中的美。
数学中也有美。比如字母表示数字,文字语言简化为符号语言,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几何中五角星的美、黄金分割的美、圆形的美、图形对称和谐的美、推理论证严谨内在的美、解题方法新颖巧妙的美,数学公式的对称、统一美等等,数学王子高斯巧算“1+2+3+……+100”的故事、希伯斯为发现无理数而英勇献身的故事、古印度国王用麦子奖励世界象棋发明者的趣事等等。这些,我们应当不断地揭示并展示给学生,培养其审美的意识,陶冶其审美的情感,进一步培养其在数学上刻苦努力的良好的学习品质。
中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爱美之心尤其强烈。虽然他们还不能理解数学美育的深刻内涵,但他们有朦胧的数学美感。例如要学生去判断176485239和123456789两个数中哪个更美,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这就是数学美育的潜意识作用。“某些典型数学思维的美,实际上能被中小学儿童所欣赏,例如一个干净利索的证明比一个笨拙费力的证明要美”,虽然学生说不清其中的理由,但他们确实感受和领悟到这种美,只要耐心引导,学生是不难逐渐认识和理解数学美的。
     来源:网络  编辑:Stephen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