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高考在线 >  阅读文章
2011年高考:农村孩子为什么要放弃高考
阅读: 737 次  我要评论( 0 )  收藏   2011/9/3 17:54:24
分享到:
读书改变命运,正受到现实的挑战,许多农村子弟放弃高考,而其他的向上通道也越来越窄。学费贵、就业难,令“读书无用论”又开始在不少农村抬头。(《人民日报》8月28日)
上世纪90年代初期,笔者读高中,班里有很多来自农村的优秀学生,这些同学读书十分用功,有一次在这些同学的宿舍里,我终于发现了其中的秘密:“高考是你唯一的出路”、“考上大学才能改变命运”,居然被这些农村同学作为警句贴在了床头的墙上。当年的这帮农村同学,最终大多数都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如今,他们有的成了公务员,有的则成了大都市的白领和律师,读书的确完全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轨迹。
农村孩子是不是只有离开农村才能改变命运,除了读书与高考之外是不是就没有其他改变命运的路径和方式?这些话题当然值得探讨。然而,何以不到20年光景,读书与高考这条曾经让无数农村孩子满怀信念,也的的确确改变了这些孩子命运的路径,却反遭放弃了呢?
表面看来,“学费贵、就业难”似乎是导致“读书无用论”抬头的直接诱因。既然来自农村的花了不少学费的大学生毕业之后只能回家待业,“上大学究竟划不划算”被重新盘点,要说也并不意外。
不过,“学费贵、就业难”固然是事实,但却并不能算是全新的现象,农村孩子放弃高考的背后其实还有着其他因素。
尽管乍一看来,高考似乎是对所有考生一视同仁的平等赛场,但是,随着高招的多元化,以及高校自主招生的尝试,高招的天平已然有意无意地向城市孩子倾斜了。既然城里的孩子有机会获得更多的资讯,更多的培训,也有更多机会去见多识广,当高校招生更多把这些计入“能力”,并将此作为综合评判的依据时,农村孩子的劣势自然暴露无遗。从清华大学等著名高校农村新生比例的大幅下降,已然不难看出,尽管考大学越来越容易了,但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却与农村孩子渐行渐远。
另一方面,相比“就业难”,农村孩子在就业过程中的“劣势”,以及所遭遇的不公,或许才是导致他们从“读书改变命运”转向“读书无用论”的重要推手。既然就业越来越需要“拼爹”而非“拼才”,无爹可拼的农村孩子面临的早已不再是通常意义上的“就业难”了。
综上所述,“学费贵、就业难”不过是“农村孩子弃高考”的表象,在这背后,社会的不公乃至阶层的固化,或许才是真问题。
来源: 人民日报 编辑: yanan 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09-04]  是啊,但还是相信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搁浅**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