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要注意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习语文的规律,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程序的逻辑性
语文知识逻辑性很强,教师要借助这一特点,根据篇目的不同特点,设计出实践性强的教学程序。为此,教师设计的课堂教学程序要符合语文学习规律,即既要有目的性,还要有内在逻辑性。具体地讲,就是教学安排不能繁杂,要有清晰的教学思路,要符合学生的常规思维习惯,要注重步骤的连贯和衔接,还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地把教学内容波浪式地推进到主要任务上来。例如,教学《荷塘月色》,教师就可以设计这样三个问题突破难点:(1)作者为什么要到荷塘边去散步?(2)在荷塘边的不同位置作者分别看到了什么?(3)作者的心情有什么不同?这三个问题,关注了知识的前后关联,有内在的逻辑性,很自然会引发学生的联想思维,进而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把他们引到月光下的荷塘边,促使他们和作者一同体验景物的优美,一同感受情绪的波动。这样,文章的主题——“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忧伤”就在这淡淡的月色中会被学生体验出来。
二、教法的技巧性
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教法。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篇目的共性和个性,找准切入点一举攻破教学难点。例如,《花未眠》《米洛斯的维纳斯》两篇课文都是由一个物象引出一个美学见解,教学这两篇课文时就可以利用它们的这一共性。再如,教学《拿来主义》,就要先明确什么是“拿来主义”,然后再去思考作者为什么要提出这一观点;教学《种树郭橐驼传》,只要让学生明白柳宗元散文的最大特点就是借寓言说理,就可以突破教学难点。总之,每篇课文都有明确的中心,教师应该站在全局的高度,讲究方法,不拘一格,抓住课文的中心,突出课文的特点,以课文中心为突破口,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
三、课堂的延展性
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语文知识的相关性特点,结合生活体验和情景再现,帮助学生理解书本知识,增强学生思考社会的能力,促进学生由“校园人”向“社会人”顺利转型。例如,要帮助学生理解《祝福》中的祥林嫂,教师就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的女乞丐得出这样的结论:“祥林嫂是被封建礼教吓死的,她的乞丐身份并不是导致她死亡的关键因素。她与《荷花淀》中的水生嫂相比,差别就更大了。今天的女性能和男性一同读书、工作,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进程不能不给人们这样的启示:制度决定女性的生活质量。”这样,通过相关联想,学生对祥林嫂这一人物的命运就会有更深刻的思考,认识也会更为成熟。
四、学法的差异性
学生由于年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有差异,对知识的实际理解能力必然会产生客观差异。因此,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分解。这样,书本知识才能在学生头脑中融合成有用的东西。为此,教师要指导每个学生都学会根据认知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建构独具特色的知识库,完成对知识的重新建构,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扩充自己知识库的容量,增强自己的知识底蕴。此外,教师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质疑权利,勇于接纳和承认学生独到的观点,不强求学生附和已有的“标准答案”。
五、教学的互动性
课堂上,“主体”和“主导”孰重孰轻,要根据教学需要灵活调整。教师要想让学生在主动实践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设计教学程序时就必须考虑到教师指导和学生实践的互动性。具体地讲,就是指导时教师是主导,训练时学生是主体。事实上,只有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协调到位了,学生才会拥有合适的环境和沉静的心态咀嚼、品味、消化、吸收和利用知识。例如,教师提出问题后,安排时间让学生借助资料或课后习题了解作家作品、写作背景、作品主题等,这时的课堂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目的是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悟性与灵气,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这一阶段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质疑,并留出时间指导学生通过辨析、联想训练学生的比较思维和发散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就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由此可见,课堂教学实际上是一个教师教与学生学互动合作的过程,讲究合作性、协调性、合理性,就像一台好戏需要主角和配角轮番上台表演一样。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结合语文课程的特点进行有特色的语文课堂教学,即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课文、不同的知识点,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为此,教师要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课堂,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摸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来源:《语文报·教师版》周全新 曾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