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专业研究 >  阅读文章

历史:解析20世纪中国革命的两次重大转变

阅读:2396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3/4/11 18:29:52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
1、历史条件
(1)政权条件: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根据地建设中,党在政权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国后,共产党成为了执政党,党的方针、政策在施政中得到贯彻执行,并建立了广泛的民主统一战线和坚固的人民政权。因此,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建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提供了政治保证。
(2)理论条件:党和毛泽东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的理论,提出了把中国革命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大阶段:在民主革命胜利后先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再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1953年,毛泽东又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通过“一化三改造”,调整生产关系,把私有制改造成为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这些设想和理论,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提供了方针和理论依据。
(3)物质条件:建国后,党和国家致力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建立了部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这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的物质条件,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物质条件。
(4)国际条件:二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兴起,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提供了示范作用,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国际援助,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这些都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和发展空间。
2、特点
(1)通过自愿互利和典型示范方式,实现了对农业和手工业的改造;用和平赎买的方式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并且与民族资产阶级结成统一战线。因而具有明显的和平性质。这与俄国以暴力手段对资产阶级的剥夺是不同的,也是国际共运史上没有先例的。
(2)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和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理,有计划有步骤地变革生产关系、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来实现转变的。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没有经历西方资本主义充分自由发展的阶段。
(4)在经济制度改造的同时,与人的改造结合进行。
(5)变革生产关系(三大改造)与发展生产力(工业化建设)并举。
(6)转变所用的时间,远远短于原来的设想,因而不可避免地遗留了一些问题。
3、影响
(1)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的过程。
(2)导致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几千年来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剥削制度基本上被消灭,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基本上建立起来。这是我国今后一切进步和发展的基础。
(3)导致社会阶级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即由各种阶级并存到都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4)使社会主要矛盾由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变为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因而,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
(5)使国家政治制度由初期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进一步巩固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更使我国的政治民主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6)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政治保障,奠定了经济基础。
(7)使我国形成了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经济政治体制。这种体制对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曾起到过非常积极的作用。
(8)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新的经验。其转变过程,就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造的过程。在实践中,我国创造性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造的道路。这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12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地理sikao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