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专业研究 >  阅读文章

浅谈新课程下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策略

阅读:3997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2/10/15 15:53:24

吴都中学    汪小艳     15997150387

摘要:从2002年开始的新课程改革到现在,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我们逐步走进了新课程。但是现实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上“新瓶装旧酒”的潮流还很盛行,很多教师将《初中政治新课程标准》拿来主义后,觉得与学生实际不匹配,实用价值不大,都束之高阁,继续延用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教学观念。本文主要从新课程改革下教师教学的根本任务入手,对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有效策略进行分析,切实提高思想品德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教师教学的根本任务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策略   

特级教师张思明曾说:“我觉得好的教学成果不一定是课堂上直接交给学生的知识本身,而常常体现在学生经过遗忘后所剩下的那些东西上。在这些‘沉淀物’中,更多的将是:怎样发现问题、怎样提出问题、怎样把问题转化成更易于解决的形式、怎样做学问、怎样面对位置和困难、怎样利用信息、怎样使用工具、怎样与人合作、怎样把握机会、、、、、、我不期盼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家,但若通过我的教学,能使我的学生有一种在生活和学习中应用数学去思维的观念和习惯,使他们得以培养一种勤奋求实、不断探索创新的精神,他们自身和我们国家都将受益无穷。”新课程下,教师教学的根本任务绝不能满足于教会学生学会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学习,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指导,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即教师不仅要教学生“知识”,还要教“方法”,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还要“会学”。不仅要让学生学知识、学文化,更要让学生学做人,学会创造。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这与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相比,是一大跨跃。有些教师为了迎合课改理念,不顾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实际,鼓励学生多探究、多合作、多交流,整堂课热热闹闹,气氛活跃,学生学习漫无边际,课后一无所知,或答非所问,最终造成课堂教学的低效。因此,怎样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很值得我们深思。这里,我结合个人的教学经历谈几点切身的体会。

    一、教学设计决定一堂课的质量,要精心设计每一堂课。

北京市特级教师宁鸿彬说过,“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进行设计方案极为重要,设计得巧妙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的简与繁、易与难、顺畅与阻塞、生动与枯燥。简言之,就是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故教师每一堂课都要优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基本构思包括三维目标的设计、重难点的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及其他等。而教学过程设计把教学的有关因素组织在一起,按最优化的原则排列组合,从整体上设计一节课,对课堂教学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教学过程设计是整个教学设计中最复杂、难度最大的部分。这里,我主要来谈谈教学过程设计。

例如:在讲初一思想品德上册《回忆那一刻》时,我是这样设计教学流程的,

步骤一:【想一想】情境创设,导入课题

我初步设计的导入是:开学一个多月了,班上还有你不认识的同学吗?还有你叫不出名字的同学吗?如果现在给你一个机会,你会怎么做?

    我创设了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发言,然后导入课题,请学生一起走进课文中小作者的情感世界,去感受她的喜怒哀乐。学生发言很积极踊跃。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兴趣,又顺利过度到了下一个流程。

    步骤二【忆一忆】昨日重现

这一环节中,学生体会了小作者的感受,认识到作者在与小学同桌相处时留下了遗憾,我马上面向所有的学生提出问题:“你们有过类似的遗憾吗?如果有,那你觉得应该怎样避免类似的遗憾再重现?如果没有,请你和大家分享你避免类似尴尬和遗憾的高招吧!”在关键处(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转化处以及容易产生矛盾或疑难的地方)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使得前后知识相互衔接、转换流畅,我很自然的转入到下个环节,学生学得也很轻松。

步骤三:【找一找】好招共享

学生热烈讨论,总结出了很多与陌生同学交往的方法和技巧,我给他们一一记录在案,通过板书的形式展现在他们眼前。然后赞美孩子们:“看来同学们掌握的技巧还真是不少啊”,紧接着在重点处(课文的重点和教学的目的和目标)设问:“那么我们中间谁是人缘最好的那个人呢?现在我们就开展一场选拔赛,看谁是交往名星,好吗?”这样学生对交往的方法和技巧有了一个更完整的认识,解决了该课的重点问题。

步骤四【比一比】交往明星选拔赛

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评选出每一组的交往明星。经过一轮和气的交流协商之后,同学们纷纷推荐了本组的交往明星。教师和同学们一起合作,总结概括出交往明星的共同特点,然后在难点处(学生掌握知识的障碍所在)设问:“虽然我们有的同学现在还没有评上交往明星,可是我们一定会是明日的交往明星,对吗?”同学们积极响应后,马上追问“你们愿意尝试做交往明星吗?”同学们再次异口同声表示愿意后,教师流利转入下一步骤。

步骤五【试一试】尝试做交往明星

教师给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生活场景,请他们来小试牛刀,看看该场景下大家会如何做。学生们的思维百花齐放、百花齐开,让我大开眼界,他们的见识和生活阅历已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测,但也有不符合生活实际的做法,我稍加点拨和评价,顺利拿下了本课的难点。

上述的五个环节共同构建了我该课的教学过程,整个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学生愉快度过了一次交往之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人际交往的方法和技巧有了一个更完整的认识,并将这种认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指导和矫正自己的实践活动。

   二、教学方法要灵活。

   首先要面向学生实际,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来选择。

   学生是千差万别的,这就需要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例如:我上面介绍的一个教学设计流程总共有五个步骤,是根据基础好、思维活跃、有创新的班级设计的。而对于基础较差、不擅于发表个人意见占多数的班级,我减少了第四个环节【比一比】,侧重于第三个环节和第五个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开口表达,让他们多说,养成交流学习的习惯,指导他们了解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交往技巧。

其次要坚持“一法为主,多法配合,优化组合”。

教学实际决定着教学方法,但不是每一种实际只能千篇一律地运用一种方法,“条条道路通罗马” ,因此要注意它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教学方法最忌单调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也会令人生厌。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而集中体现在一个“活”字上。

第三要软硬并举,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新课改的大潮中,“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单一教学手段已显陈旧,不符合新课程标准,教学手段要走向现代化。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就是要软件、硬件一起上,适时引进投影仪、电影、电视、微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需要注意的是,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不在于多,过多过滥的声、电反而会污染了课堂,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使得多媒体摇身一变成了“倒霉体”。

例如:在《回忆那一刻》的教学设计里,我设计的第二个环节【忆一忆】昨日重现中,一边运用多媒体播放歌曲:《同桌的你》,一边请一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同桌》的故事。其他的同学听着悠扬的曲子,静静地欣赏逸芳小作者的美文:《同桌》,走进逸芳的情感世界,去感受她的喜怒哀乐。这样的软硬结合后,学生完全沉浸在昨日的回忆中,注意力集中,开动脑筋,进行思考,萌生了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愿望。有利于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展开。

    三、教学情境的设计要适宜,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和学情适时适地创设。

情境能引发学生联想,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情商,情境能催动学生的灵感、、、、、、因此,作为教师,应根据教材需要和学情尽可能的提供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全身心地投入课堂。

教学情境的创设方式多种多样,比如有:生活展示情境、实物演示情境、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故事引发情境、模拟体会情境、疑难诱发情境、语言描述情境等。灵活选择不同的创设方式,往往取得的效果是事半功倍的。

例如:我在《回忆那一刻》的导入环节上,根据学生新步入初中不久的这样一个实际情况,创设了“开学一个多月了,班上还有你不认识的同学吗?还有你叫不出名字的同学吗?如果现在给你一个机会,你会怎么做?”这样的一个生活场景,就很容易激起学生对初中新生活的回忆与分享,并自然进入主题。而在第二个环节中,我根据课本内容的需要,运用多媒体播放曲子《同桌的你》,为课本内《同桌》的故事渲染音乐情境,给人以丰富的美感,既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又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因素,把学生带到了昨日重现的意境中,从而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课堂提问的设计应恰当,要掌握相关的技能。

课堂提问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种课堂教学技能。它对于引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思维,提示重点,获取教学反馈信息和培养学生的能力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要选择好问点,问点指的是讲授教材时,提出问题的切入点。这个切入点可以从重点处、难点处、关键处、对比处、不意处(教材中学生不在意、容易被忽略的地方)寻找。

例如:在《回忆那一刻》教学过程的第二个环节中,同学们欣赏完逸芳小作者的美文《同桌》后,我重点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在逸芳的情感世界里,在作者的记忆深处,你感受到了什么呢?”“作者为什么会留下这样的感受?”“怎样做才能避免留下这样的感受呢?”一连串的设问将本节课的重难点都囊括其中,抓住了教学的重点,便能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从而使学生对课堂教学的

整体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其次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采取不同的提问方式。这些提问方式有直问、曲问、追问、设问、激问、互问等。教师恰当引导提问,学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三是提问要抓住时机。

俗话说,工人打铁要看“火候”,教师课堂上提问也要注意时机。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因此,只有当学生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心中有所体会而又不能完全表达出来时,才可去开导和启发他,这样就达到了提问的最佳火候了。

例如:在《回忆那一刻》的第二个教学流程中,当学生回答是否留下过遗憾这一问题时,有的学生说留下了,有的学生说没有。我趁学生兴趣盎然、神经兴奋,伺机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现在留下了遗憾,以后怎样避免呢?现在没有遗憾,那分享一下你们的高招,好吗?虽然问法不一样,但都是引导学生向着同样的方向去充分的思考、讨论、甚至争论,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回答问题的有效性。

    第四是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

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都要求面向全体的学生。教师提问一定要面向全体的学生,能使全体学生准确清楚地领会问题。要注意组织学生集中注意力,仔细倾听回答问题,引导学生参与。

五、要重视作业的功能,作业布置要适度。

作业的功能有很多,首先它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其次它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各种技能;第三,它能督促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四,它能检验教学效果以及教师获得教与学的反馈信息。但是,作业的布置必须遵循适度原则,一旦过度,不仅不能发挥作业应有的作用,还加重了学生的作业负担,导致厌学,进而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

例如:在《回忆那一刻》的第五个教学流程中,我将课堂作业融入到【试一试】的生活场景里面,既“温故而知新”,又检验了教学效果,弥补了学生容易忽略的细节,还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实现了学生学得快乐,教师教得轻松,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以上是鄙人的一些粗糙感受与体验。提高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效果,是我们教师神圣的使命,任重道远,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实践,需要学校及教学研究室的“特别关注”,共同努力,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大胆创新,将思想品德教学目标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切实提高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徐世贵,《新教师教育教学技能指导》,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11月出版

[2]韩立福,《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月出版

     来源:网络  编辑:bingxue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