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学法指导 >  阅读文章

高三历史复习方法浅谈

阅读:818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2/10/15 11:42:51
高三历史复习内容多、时间紧。我们知道,高考历史命题是以问题为中心,以能力立意和人类所面临与关心的现实问题为素材,多数题目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或取课本之外的材料。为此,掌握历史复习方法,提高历史复习效率就摆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为帮助大家做好高三历史复习,我主要讲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同学们首先要了解高三历史复习的基本时间安排及各阶段的主要任务:
1.一轮复习(12年9月-13年3)重“三基” 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2.二轮复习(13年3月——5月)重“方法”与能力的提升 3.三轮复习(13年5月)侧重于考前模拟训练及基础知识回扣。所以,我们可以讲三轮复习各概括为一个词:一轮重“基础”,二轮重“方法”,三轮重“策略”。
第二个大问题,学会巧记历史。
要学好历史,首先要过记忆关。怎么历史知识的记忆效率呢?这里介绍两种方法:
1.借用标题记忆法,构建知识网、知识树,即构建重难点知识体系。这种方法与高一高二基础新知识的记忆方法正好相反。拿过教材,复习过程中先看教材目录利用教材目录和大事年表,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然后记章节标题,了解每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最后记每课时内子目录及主干知识内容。这种整体记忆方法有利于整体上把握教材,不容易混淆相关相近知识,是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当然,不同的复习阶段,使用的方法可以有所侧重。一轮复习从单元目录开始,二轮复习可以站得高一点,立足于教材总目录,三轮复习则侧重于模块知识的纵横向联系。
2.关键词记忆法。关键词记忆法是指根据教材中或有关资料中有关类型历史知识的语言叙述特点,抓“关键词”和“中心句”,将几句变一句,将长句变短句,将短句变词语,形成自己的语言特色,以便于记忆。做题的时候,则以关键词、中心句为核心,拓展成知识要点乃至知识体系。
另外同学们还可以用比记忆法,规律记忆法,顺序记忆法等等,不一一列举。
第三个大问题,知识应用。
历史知识记住了,记牢了,关键在灵活运用。学会了应用,才真正学会了历史,才能取得好成绩。同学们可以考虑一下几个方面的方法与策略。    
1.学会历史知识的灵活转化与应用
一种方法是正面转化,即把课本特殊性或具体知识转化为一般知识,等同“代记法”。如秦统一全国的原因有:人民渴望统一;民族融合;经济发展;个人因素等。把秦的统一原因转为古今中外各国的统一活动,都可以从这几个因素归纳原因。通过这种转化法使同学们学会用熟悉的历史知识推导出不熟悉的同类历史知识,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这样学习就相对容易得多了。
另一方面是逆向转化,就是把课本上学的有关知识学会反面思考。以古代历史为例,知道某时期统一原因,可推知某时期分裂原因;知道某朝经济发展原因,可推知某朝经济落后或发展缓慢的原因。逆向思维法可以进一步开阔学生的眼界,打开思路,找到答题的感觉。
2.介绍几个答题的小技巧
客观题的做题方法
抓住题眼,判断正误。①判断主要原因或根本原因。在做此类题的时候,往往容易混淆,甚至不知如何区分主要原因或根本原因。一般可从生产力、经济基础、社会性质、阶级本质等方面思考。②巧用排除法,排除不符史实的答案。选项中含有“全部、都、一直”等字样的绝对表述,象这样的答案一般是错的。另外,只要知识点掌握的牢固,卡准题干时间段,凡不符合史实肯定是不对的,可以排除。如,“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性质都是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一直起积极作用”这样的表述都是错误的。③从阶级属性或政策目的上判断选项正确与否。一般封建王朝或封建统治者采取或推行的任何一项措施,其目的都是为了加强和巩固自己统治地位。若涉及近现代史中每个国家的外交、政策,一般都会从本国最高利益出发。诸如,汉高祖休养生息政策、明朝八股取士等都是为加强封建统治。
主观题的做题方法。
做主观题重点注意两点:认真审题,包括(题头、问题、材料);有效组织答案、注重卷面的规范化。
在这里重点强调一下审题及对试题材料的有效阅读。有些同学不认真审题,未读懂题意就盲目做题,容易导致打偏甚至打错。这样,一是浪费时间,另外也可能影响试卷卷面整洁。
有效阅读的基本步骤
(1)先读设问,后读材料。不少同学做材料题时总是从头看到尾。事实上这样做有很大的局限性,先读材料比较陌生,如果遇到难懂的古文和外来材料甚至障碍更大,易于产生惧怕心理,影响答题;且在不了解答题要求和方向的情况下阅读材料,针对性不强、效率不高,茫茫然需多读几遍方可。所以,先读题目设问,给材料内容定位,明确答题方向、目标,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更显思路清晰明确。
2)阅读材料的基本原则——看两头,找信息。材料的首尾两头,一般是命题者对材料的出处和内容作简要介绍的地方,首尾内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时间、国别和作者,甚至材料的中心立意等一个或多个信息。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解题者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埋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不可漏读。
3)从材料内容本身找取有效信息。在找取每段每句的含义时,要注意抓取关键词语,不论题目所给的材料文字多少,无效信息和虚假信息的干扰程度多强,材料的含义往往就在一两句话或者几个关键词语上,它们是信息的集中表现,是解题时所要用的重点。同学们可以尝试在试卷上标一下,划一下,已引起重视。
另外,答主观题还要重视答案的组织整理:
①学会换个角度思考问题。碰到某个陌生的题目时,有许多同学会晕头晕脑,无从下笔。同学们不妨尝试换个角度“替代”这个难题。从老师讲课的角度,甚至是站在出题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的立意,给问题换个问法。
②组织答案草稿时,倡导“发散思维”,尽量从更多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不要担心想太多,只要你觉得有道理的,都有可能是正确的。尽量做到答案要点要全。
③注意总结答题规律。在精准审题的基础之上,要注意总结相关类型问题的答题规律。如:探讨经济发展原因可从政治(包含国家状况,社会制度,统治政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生产力(包含生产工具,生产资料,劳动者等)、地理(自然环境、人文资源等)、历史继承等几个方面分析寻找答案。再如:对于历史事件的评价首先应该从正反两个方面看问题,具体而言又可以从背景(原因),过程,实质(性质),结果(影响,作用,意义),领导阶级属性等方面思考。
④大家在学习过程中要学会总结积累。有些题目答案中结论性的知识,可以记到教材的相关章节,不断积累,临考试的时候才会避免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⑤注意卷面。字迹一定要工整。在回答问题时,一定要注意规范化,做到序号化,要点化、段落化等。
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总结学习方法方法与规律,答题时就会答的全面而具体,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谢谢大家。
     来源:网络  编辑:shuixiang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