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专业研究 >  阅读文章

贯穿《经济生活》的一条主线——“资源配置”

阅读:877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2/9/15 17:00:18
江苏省泰州中学 魏玉清 王同林
“资源配置”是贯穿《经济生活》的一条主线,渗透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 
第一,资源配置在生产领域中的体现。
宏观生产领域的资源配置——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结构调整,就是把资源合理、科学地配置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
我国不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各种所有制经济都是市场主体,市场竞争主体多元化,通过竞争可以增强活力,发挥应有的作用,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我国统筹区域发展,在东、中、西部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中,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微观生产领域的资源配置——企业竞争。企业间的竞争是资源在本部门内部的优化配置。
价格变动对生产有重要影响,能够调节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其实质就是在价值规律起作用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企业为了在竞争中生存,必须从企业的经营战略、企业的自主创新、技术和管理、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的信誉和形象等多个方面着手,增强企业的竞争力。通过企业兼并、破产等多个途径,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各种资源的效能,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党和政府积极解决就业问题,引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法律规定了劳动者的一系列权利和义务,其目的是为了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居民的存款储蓄、股票、债券、保险等投资方式,也是企业筹资的途径。投资渠道的多样化,有利于资金这一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利用,从而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二,资源配置在分配领域中的体现
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是一种激励机制,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建立优化的激励机制是统一的,科学合理的个人消费品分配可以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优化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所以建立优化的激励机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允许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其目的是为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国民收入的分配必须正确处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处理好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只有处理好这些关系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三者的积极性,积极、合理地利用各自掌握的资源,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财政和税收的实质是国家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各类资源及如何使用好它掌握的各类资源。首先,国家要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决定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还是紧缩的财政政策。其次,国家要科学地支出财政资金,使财政资金在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以及国防、科教文卫等方面得到合理的分配。所以,国家可以通过财政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同时也可以通过税收的征管来调节经济,优化经济结构,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第三,资源配置在消费领域的体现。
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树立正确消费观可知,适度消费和科学消费可以引导生产者把有限的资源用于社会真正需要的产品生产上,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对物质和精神的协调消费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效能。
第四,资源配置在交换领域中的体现。
遵守市场规则,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维护市场秩序可以杜绝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使有限的人力、物力分配到社会最需要的部门和生产单位,把有限的资源用于生产货真价实的产品,最终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来源:教学资源网  编辑:shuixiang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