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专业研究 >  阅读文章

应在历史教学中高扬爱国主义旗帜

阅读:1774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2/8/13 14:28:15
第三,要及时抓住课堂中的“灵动”提炼和升华。课堂上有时教师和学生都会有忽然的“灵动”和“发现”,这是课堂中的“闪光点”。及时捕捉“灵动”,对课程内容进行挖掘和提炼,就会点石成金,升华到理性高度,其中就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比如笔者在上《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一目,在引领学生探讨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时,有学生忽然提问:“民主政治是好的,专制政治是不好的。既然民主政治有它的弊端,那中国专制制度有否好处呢?”笔者立即抓住这一“灵动”,引领大家对比希腊民主政治和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产生的条件及其曾具有的作用,从而把一堂课导向深入。最后启发学生认知:民主政治和专制政治是政治文明的两种不同类型,取决于各国的历史和国情,是不同地区民族政治智慧的结晶。民主政治有它的弊端,中国专制政治也曾产生过积极作用,比如中国长期的统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都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密不可分。因此,不能简单地对一种政治文明一味肯定或否定。进而,笔者又引领大家思考:当今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如果抛开历史和国情,一味照搬西方是不是可取呢?学生摇头回答。限于课堂进度,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不能进一步展开探讨,虽是蜻蜓点水,但一堂课却因此而拓展、升华了,并为以后学习“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埋下伏笔。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全面、理性、辩证地思考而不是流于片面、偏执和偏见,这难道不正是“为了学生的发展”的体现么?
第四,要善于和现实结合,有机从事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体现出时代性,方能彰显其现实意义。比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本身就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素材;再比如《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课的前言里有这样的话:“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民族火柴业力量的源泉,也是支撑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力量”。笔者据此进一步指出,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国民族企业家中不但生生不息,而且一以贯之。汶川地震中,在中国赚的金盆钵满的外企成了铁公鸡,而民营企业家却慷慨解囊即是明证。这样,以“爱国主义”这根红线,把历史和现实联通起来,使学生真切感受到爱国主义绝非是纸面上的说教,而是随时开放在我们身边的既朴实又芬芳的花。
第五,要培养理性的爱国意识。爱国必须要有理性,狂热和偏执的爱国情感不但不会加增一个民族的形象,甚至会给本民族、给世界带来不应有的屈辱和灾难。西方有中学生普林西普一颗子弹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鉴,中国有义和团运动的盲目排外卒致八国联军侵华之痛。虽然有些历史事件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但无疑,非理性的爱国情感和行为起到了催生和触发作用。就中国近代史而言,如果只是单纯地揭露和批判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暴行,而看不到列强的某些侵略要求中也含有一定合理的成分,看不到中国在面对“千年未有之变局”时所表现出的一些非理性行为及其后果,这样的教学不但不会使学生对中国近代史形成较全面的认识,也无助于学生“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甚至会形成狭隘的、非理性的认识。义和团运动殷鉴不远,文化大革命覆痛在后,历史教训不可谓不深。因此,历史教师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还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理性的爱国态度,让他们学会理性地面对历史、现实和未来,这同样是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来源:网络  编辑:shuixiang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