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生物课堂教学

阅读:2126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11/10/15 10:11:08
摘要:生物学教学非常注重直观,多媒体技术集动画、图像、音乐等媒体于一体,能够更加有效地实现教学的直观性。另外多媒体教学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探究能力,无疑对于培养学生的生物学能力是非常有利的。本文就如何利用多媒体优化生物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作法。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高中生物   课堂教学
教学模式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操作问题。而现代教学模式是根据生物学科特点构建的以发展学生素质为核心的生物教育策略体系,是创造生物教学环境的一种方法,是提示生物教学中师生互动的一种范例,是对生物课堂教学结构的一种策略设计和评价。课堂教学改革是以素质教育为终极度目标指向的,而素质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诸方面素质主动、生动、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即要实现发展目标回归主体,发展主体体现为学而教,为育人而教,执行了教师——学生——素质的教学路线,实现了素质的全面发展,由此成为现代生物教学模式的主体目标。下面以《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一节为例,谈谈自己的体会。
1.努力体现新课程理念
生物是自然科学,是以实验为学习基础的,侧重于学生实验过程的体验和积极参与。以多种媒体做为知识的载体,通过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活动中体会和感悟基本的学科思维方法,建构学科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形成学科知识素养。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一节,演示实验占有较大比重,目的在于通过演示实验解决渗透作用的原理、发生的条件及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实现吸水或失水的结果分析。因此,科学的教学设计必须是些符合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的,也是适应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对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实验探究教学”以“学生为本,培养能力”为指导,渗透新的教学评价思想,其教学实施目标为:教学过程中,教师精讲,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构建学科知识结论与知识框架,逐步培养其自学、实验、观察、思维、创新等多种能力,从而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其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教师启发学生)猜想提出问题→学生小组设计实验方案→论证方案→实验探究→归纳整理→方法实践阶段。实验探究教学应基于教学过程中一定的培养目标。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帮助其达到预期的目标,而不是检查和评比、甄别和选择。该教学模式,它既重视学生的现在,也考虑学生的过去,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实验探究教学关注学生发展的全面性,同时也注重学生个性的张扬。
2.注重兴趣的培养和学习目标的达成
2.1设疑猜想激发求知欲
这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开始环节。教师以启发问题做引导、实验展示创设问题情境,设置悬念,着眼于调动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激发学习兴趣,使其在教学活动的一开始就处于积极主动状态。该环节实施的关键在于问题的选择。问题要体现教学目的,难易适中,既突出教学重点,又要形式新颖,引人入胜。本节教材的引入环节,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我国水资源状况,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及水污染的惨状,了解合理灌溉的必要性,让学生树立科学用水、节约用水的正确观念。该种处理方式不仅很好地调节了课堂教学气氛,更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联系生活,进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一方面符合当前考试题的命题热点。
过程环节的处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充分调动学科的各种感官,有形式新颖的问题启示,有形象直观的重点知识的探究与形成过程,有即学即用的练习检测和适应学生的问题拓展,体现了学以致用、精讲精练的原则,体现了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实效性与高效性的原则。
2.2实践与印证体验成功
这一环节的基本程序是:教师引诱学生质疑-组织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动手操作实验-在进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最后师生分享-归纳总结。
在学习渗透作用演示实验之前,从生活中拌凉菜时盘子中水的来源,有一些学生能够马上猜想到实验植物为什么会发生萎蔫现象。再通过演示渗透作用的实验设计、观察、对比分析、小组讨论,有关渗透作用发生的原理、现象、条件等知识便很容易提练,生成新知。总之,该环节就是要找出学生新知识的生长点,努力切合学科、学生特点,使重点难点内容变得直观、简单,从而让学生更容易掌握该类知识。
由于借助了多媒体,优化了演示实验本身,从而使整堂课的实验都比较成功,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学生对渗透作用吸水或失水的自主建构较多,为学习成熟植物细胞的吸水或失水搭建了较好的脚手架,问题的设置也符合学生实际,比较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12
     来源:网络  编辑:lilong19634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