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教研天地  >  教研天地 >  阅读文章

硫和氮的氧化物教学反思

阅读:2109 次  我要评论(0)  收藏  2009/8/7 9:55:26

《硫和氮的氧化物》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的第三节,化学新课程中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与传统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相比,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并不仅仅教给学生“纯粹”的化学知识(这导致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严重影响学生素质的提高),而是倡导将元素化合物知识置于自然界和生产生活的真实背景,并在教学中教给学生研究物质性质的思路和方法,从而使学生体会知识的价值,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也为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供有效途径和载体。因此,在备课时,对教学目标定位为: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某些基本性质,认识氮氧化物的生成和转化,能够正确书写有关反应方程式;

2.学生主动运用已有的知识完成NO2吸收的实验设计;

3.了解氮的氧化物的应用对社会生产的积极作用和对环境的污染和防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NO22O反应的实验探究,使学生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和乐趣,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以及训练科学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热爱化学、勇于探索化学的精神;

2.通过介绍一氧化氮在生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辩证地看待物质性质的两面性,感受科学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义。

确定目标后,在课堂上完成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我的做法是:

第一环节:从生活中能接触到的化学物质(氮肥、钾肥、磷肥)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结合农谚 “雷雨发庄稼”的说法,让学生尝试着阐述其中的科学道理,明白自然界现象中的化学原理,了解化学物质对自然社会的积极作用。

第二环节:1.通过播放氮气与氧气反应(模拟雷电固氮)的实验录像,再现生活实例,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同时将反应原理直观化,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2. 演示NOO2反应的实验和NO2H2O反应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化学反应原理,培养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与思考能力。本环节以讲述NONO2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为重点,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和演示实验的形式突破重点。

第三环节:科学探究:现给你一试管NO2,其它药品和仪器自选。

1.请你设计实验,要求尽可能多地使NO2被水吸收。

2.你的设计对工业上生产硝酸有什么启示?(从原料的充分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等方面考虑。)

引导学生画出设计的实验装置简图,并将实验设计的步骤、现象和解释填入教材的表格中,本环节考察和训练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通过探究最后学生解决疑问,使本节课的难点(NO2与水反应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得以突破。

第四环节:设疑:在探究实验中当试管中全部充满液体时,通入的O2体积是原NO2体积的几分之几?由此你能推导出NO2O2H2O发生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引导学生讨论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让学生根据相同原理,分组讨论写出NOO2H2O发生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本环节适当拓展知识点,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五环节:通过展示酸雨对环境的破坏和几起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的图片,使学生了解氮的氧化物的应用对社会生产的积极作用和对环境的污染和防治,从而引导学生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反思:通过教授本课时,有如下反思:

一、开放式教学思想。本课一开始,从实际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化学物质(氮肥、钾肥、磷肥)着手,很自然地导入新课,这样就将新知识的学习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之上,并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欲望;教学时,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演示实验、实验探究等多种形式突破重难点,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成功的自豪感。最后让学生回归生活,解决疑难。这样既加深了对NONO2的认识,也使学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本课时教学的第四环节是不妥之处,因为从高中化学新课程设计思路中可以看出,必修模块的内容涉及面广,但要求相对较低,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化学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并不强求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要求学生掌握的是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形成获取这些知识的能力,为以后更深入的学习做好知识和能力上的铺垫。教学的第四环节无疑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也于无形之中加大了教学的难度。因此,在以后必修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更新观念,深入理解课程标准,没有必要求大求全求深,毕竟知识的系统性和规律性是建立在一定认知和积累基础之上的,在不同阶段,学习的重点和能力的培养应该有所侧重,不能一步到位。

三、本课时内容重难点突出,实验现象明显,实验操作比较简单,以后教学中可以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差别较大,要想大面积提高学生的能力,应牢记“以实验为基础”不仅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也是化学教学的基本特征。化学新教材尤其重视这一学科教学特征。“活动与探究”、“观察与思考”等栏目引领学生积极投身实践活动,在“做中学”的自主探究中享受发现的快乐(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发现的乐趣,体验学习过程的乐趣,它重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而不是直接给出规律),因此,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实践中应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化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模块学习要求(试行),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领导小组,[2008]

(大兴区第三中学高中部 邵红兵)

     来源:本站|www.jb1000.com  编辑:yuxiuyi  返回顶部  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