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进化过程一定伴随着基因频率的改变。
对。生物进化的本质是基因频率定向的改变。
92.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都会直接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错。导致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主要是:自然选择、基因突变、遗传漂变(由于某种随机因素,某一等位基因的频率在群体(尤其是在小群体)中出现世代传递的波动现象称为遗传漂变)。基因重组本身不改变基因频率,只是通过自然选择为基因频率的改变提供可能(重组的一些新类型不适应环境)。
93.长期使用农药后,害虫会产生很强的抗药性,这种抗药性的产生是因为农药诱导害虫产生了抗药性突变之故。
错。生物进化是先变异后选择。细菌等抗药性的产生是因为细菌过度繁殖的过程中会产生多种不定向的变异(包括抗药性的变异),在施药的过程中就对抗药性的个体进行定向的选择,使细菌等由不抗药向抗药性的方向进化。进化的本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不是个体。
94.某校学生(男女各半)中,有红绿色盲患者3.5%(均为男生),色盲携带者占5%,则该校学生中色盲基因频率为5.67%
对。假设该校有x个学生,则男女各x/2个,则基因库有总的基因x/2·2+x/2·1=2x/2个,色盲基因有3.5%x+5%x·1=8.5%x,所以色盲基因频率为(8.5%/x)≈5.67%
95.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但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的改变,从而使生物向着一定的方向进化。
对。变异是不定向的,绝大多数是有害的,有利有害是相对的,为各种环境的选择提供丰富的原材料。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基因频率定向的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
96.一对黑毛豚鼠,生了5只小豚鼠,其中3只是白色的,两只是黑色的,据此可判断,豚鼠毛色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
错。由题可以判断白色为隐性性状,黑色为显性性状。假设是常染色遗传,则亲本黑色豚鼠均为Bb,根据分离定律,后代样本容量越大所生的黑色:白色越接近3:1,后代少就会偏离3:1。
97.孟德尔利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通过测交的方法对遗传现象提出了合理的解释,然后通过自交等方面进行了证明。
错。对自交做了合理的假说,并对测交进行了演绎,通过测交进行了证明。
98.把培养在轻氮(14N)中的大肠杆菌,转移到含有重氮(15N)的培养基中培养,细胞分裂一次后,再1/2放回14N的培养基中培养,细胞又分裂一次,此时大肠杆菌细胞中的DNA是1/2轻氮型,1/2中间型。
对。由半保留复制可知:经过一次分裂产生的2个DNA均为一条链14N,一条链15N,再在14N的培养基培养,新合成的链都是14N,那么就相当于只有两条链是15N(分布在两个DNA中),其他的都是14N。所以复制2次形成4个DNA,有2个DNA为15N-14N(中带)个14N-14N(轻带),2。
99.真核细胞中DNA的复制与RNA的转录分别发生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
错。真核细胞的DNA分为核DNA和质DNA,均能进行复制和转录,所以细胞核和细胞质(线粒体、叶绿体)的DNA均能进行DNA的复制和RNA的转录。原核细胞的DNA分为拟核DNA和质粒DNA。
100.中心法则揭示了自然界中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过程。在一个正在分裂的大肠100杆菌细胞中,既有DNA的复制,又有转录与翻译过程;在一个人体的神经细胞中,只有转录与翻译过程,没有DNA的复制过程。
对。中心法则为:是揭示所有生物(包括病毒)遗传信息信息的流动过程。细胞分裂的过程中必须要进行DNA的复制,同时在分裂的过程中既有转录和翻译,为分裂提供所需要的酶。真核细胞在分裂间期的G1和G2期都有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分别为S期和M期做准备。神经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分裂,所以没有DNA的复制。但无论分化与否,细胞中都有转录和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