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综合信息 >  阅读文章
高考反舞弊:36年的“猫鼠游戏”
阅读: 704 次  我要评论( 0 )  收藏   2013/6/4 15:44:57
分享到:
维护高考[微博]公平公正、防范考试作弊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防范考试作弊经历了从人防到技防的过程。近日,吉林省一位老教育工作者,向记者讲述了30多年来他们和作弊者之间猫鼠斗争的曲折经历。
今年50多岁的赵树宽是吉林省教育厅招生考试办公室副主任,30多年来,他亲身经历了吉林省防止高考作弊工作发展的全过程。在他看来,我国恢复高考之初的作弊手段是最简单的,防范也比较容易。以打小抄为主。当时我们采取的反作弊措施主要就是由两位本地老师来组织实施监考。
上世纪90年代,一些地方监考教师出现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倾向,为了应对这个问题,我们实行异地轮换监考,在监考教师之间形成相互制约,防范考试作弊。
2000年以后,手机、对讲机等现代作弊技术手段开始在考试中使用,于是,我们就开始使用金属探测仪检测考生携带的物品,用手机屏蔽器阻断考试作弊信号。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作弊手段开始以更快速度向高科技化方向发展,为此,我们投资几千万元以更高的科技手段反作弊,全面建设了考场电子监控巡查系统和音视频指挥系统,通过电子监控巡查系统,在线查看全省所有考场的秩序和监考人员履职尽责情况;通过音视频指挥系统,及时掌握全省考试情况,发现和处理有关问题。
最近几年,吉林省开始通过考场录像回放倒查考试违纪情况,发现和处理违纪考生及不作为监考教师。
今年的高考,我们的科技投入更大了,全面建成了无线电干扰、压制系统,实现对考点无线电作弊信号压制的全覆盖。赵树宽说:我们在高考前对所有考生高考当日的入场衣着及携带东西进行了提前预检,严禁所有入场人员携带具有发送和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电子存储记忆设备和有铁磁性的物品,将无线电作弊器材阻止在考点外。
(记者马扬孙阳)据新华社长春62新媒体专电
来源: 新华网 编辑: stephen 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