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 林颖颖
复旦“博雅杯”规定,参赛文章如果获奖,将可得到高考录取优惠。这一赛事也因此引发社会热议——写一篇作文就能进复旦?昨天,复旦举行发布会表示,“博雅杯”虽然是以一篇文章作为载体,但更看重文章背后的人文素养和功底,此外,“博雅杯”的选拔过程,也折射出目前中学教育应试化的弊端。
获奖后仍须通过高考
对于“博雅杯”就是写一篇作文就能进复旦的解读,复旦校长助理、招办主任丁光宏教授昨天回应,“对于人文学科,通过写一篇文章进入复旦大学,可以说是我们探索的渠道之一。”“不过,也不是仅凭一篇文章,就能进复旦。”丁教授补充说,主要是通过文章考查学生的阅读面和人文功底,“包括面试,也是通过教授与学生的问答了解他的素养和功底。我们希望这篇文章中,不仅有文笔和知识、还应该有才情,有文、史、哲方面独到的见解。”
此外,“博雅杯”获奖学生最后还得参加高考,只要其高考成绩达所在省市“一本线”就可享受复旦大学自主选拔录取政策。
参赛作文太多应试技巧
昨天的发布会上,复旦招办邀请了两位“博雅杯”的评审专家,畅谈阅卷体会。这两位专家是复旦文、史、哲学科方面的教授,他们说,在看了大量文章以后,感觉中学教育仍然太过应试。
“激发基本素养的学科没发挥到作用。比如语文教学、历史教学不是从激发素养,提高学生对社会、历史和世界的认识出发,而完全成了一种应试。”一位评审专家告诉记者,这些教育上的缺陷在参赛文章中都活脱脱跳了出来,“中学老师可能更多地告诉学生作文的应试技巧,例如如何构架、如何铺展,这些写法让文章四平八稳,在高考作文里不会拿低分,但这和高校人文学科的要求完全不一样。”
“我们是看文章里体现出的人文功底,学历史的要看他有没有读史料的基本功,有没有对历史的思考;学文学的要看有没有分析文本的能力。”一位评审专家举例说,一些学生看书,没有深入分析的能力,只是在做概括,“但其实对一篇文本的解读是无边无际的,仅限于概括,就大大限制了对这些文本的思考。”他暗示,这种写法或许也受到中学语文传统教育中概括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影响。
试图打破中学程式化教育
丁光宏表示,“博雅杯”除了其自身的选材使命,还意在打破目前中学教育中过于程式化的东西,把学生内心的美和对社会的感悟通过一篇文章激发出来。“比如中学教学里讲一个历史事件,老师往往强调把时间、地点、人物背下来,但真正的历史教学,是要通过事件的发生探索其规律,给后人以警示,这在我们中学教育里面是有所欠缺的。”“我们办‘博雅杯’,也是传递给中学一个信息,不能光把学生培养成考试机器,教学不光是几个学科、考点的问题。中学还应该搞清楚,教育到底是为了应试,还是培养人?”一位评审专家真切地建议。
[相关新闻]
复旦自主招生首次引入防抄袭系统
入围“博雅杯”决赛者全经防抄袭比对,发现一篇“引用过度”
□记者 林颖颖
晨报讯 作为2010年复旦自主招生的一部分,复旦“‘博雅杯’人文知识大奖赛”今年首次启动防抄袭系统。昨天,复旦大学对外发布“博雅杯”复审结果,90名学生在进入最终决赛前,作品全部通过防抄袭软件,与网上公开出版物中的文章进行了比对,校方目前发现有一篇作品“引用过度”。
据了解,此次参赛作品数量创下“博雅杯”开办6年来之最,达到2291篇。复旦大学校长助理、招生办主任丁光宏教授告诉记者,在以前的比赛中,确实发现过少数作品存在问题。“今年入围决赛的90名学生中,通过防抄袭软件发现有一名学生的作品,3000字中有1000多字引用了他人的文章。”丁光宏表示,这尚不能定义为抄袭,学术上应该说是“引用过度”。
此外,为保证大赛评审的公正、严谨,今年的“博雅杯”大赛首次借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课题评审和博士论文盲审的程序,将“双盲法”引入比赛的前期处理,对所有作品进行了两重屏蔽。
本次大奖赛共收到全国2291名学生的参赛作品,其中上海学生552名。最终由专家小组选拔出90名参赛者入围决赛,其中上海学生18名。决赛采用面试形式,最终将产生39名获奖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