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高考在线  >  高考在线 >  阅读文章
漫谈高一学生心理特点及家庭教育方式
阅读: 808 次  我要评论( 0 )  收藏   2011/10/9 11:06:45
分享到:
  高中生正处在心理上脱离父母心理断乳期,随着身体的迅速发育,自我意识的明显增强,独立思考和处理事物能力的发展,高中生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迫切希望从父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而他们的感情变得内隐,即内心世界活跃,但情感的外部表现却并不明显。这些特点常阻碍着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了解。亲子关系是个人一生中最早接触的人际关系,也可说是一切人际关系的基础。一个人如果在与父母交往中学会了沟通(善于理解别人也善于让别人理解自己),他与其他人的关系也很可能得到良好的发展。我们在上周通过调查,了解我市高中生与父母沟通的现状,为进一步改善亲子沟通提供指导依据。
  一、我们作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小调查
  调查对象是高一年级的班级同学,调查问题是”你记得你父母最近的一次拥抱你是在什么时候”,大多数同学都反应为父母的最近一次拥抱是在小时候或者在幼儿园里的时候,一部分同学反应为是在初中时候,反应在高中时候的为7名同学,且每个班级平均起来为7名左右,还有少数同学反应不记得了.通过这样的小调查,我们发现很多现实的资料,一方面现在的亲子沟通比我们想像的要好一些,在这平均的7名同学当中还有3名同学反应为就在上周他们的父母还曾拥抱过他们,一方面还存在着不记得等反映为不良的沟通情况,也就是说在现在的高一学生家庭的亲子沟通方面,存在着两极分化的可能,一方面父母能够与子女达到良好的沟通,另一方面则会时常发现父母对子女的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这值得家长和学校重视。
  二、结果与分析
  在我们的调查中,60%左右的学生认为自己与父母的沟通状况良好,30%左右的学生表示一般,只有10%的学生认为不是很好。这说明高中生与父母的沟通状况总体上还是比较好的。
  下面就亲子沟通中存在的几个小问题作一些分析。
  第一,当有了烦恼或不开心的事时,60%的学生选择向好朋友倾诉,写日记是第二个倾诉对象,只有10%的学生会向父母倾诉。15%-20%的学生表示不会对父母敞开心扉、无所不谈;大多数学生都表示会看情况而定,偶尔会向父母敞开心扉交流。高中生的自主意识已经成熟,有成人感,要求从父母的保护下独立出来。他们更重视伙伴关系,最看重朋友和集体对自己的评价,而非父母的意见。所以,他们更愿意向朋友敞开心扉,而对家长会有“闭锁”倾向。还存在着极少的一部分同学,当他们有了烦恼时,既不向父母教师倾诉,也不会向同伴倾诉,这样的同学值得家长和学校积极的关注。
  第二,当父母错怪了自己时,40%的学生会感到生气,并与父母争辩、顶撞;20%的学生表示自己会向父母解释说明。高中生的情感具有冲动性,思维比较片面、偏激,而他们的自尊心又特别强,受到委屈容易与父母发生对抗。这也是他们叛逆心理的一个表现。高中阶段也是自尊与自卑共存的一个时候。
  中学生觉得与父母难以沟通,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容易出现意见分歧,孩子认为家长不理解自己,在许多方面存在不同看法。在青春期,青少年一方面要寻求个体的独立,另一方面又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支持。其次是自己与父母没有多少沟通话题,这其实是一种冷战,父母与孩子之间少有共同语言,很难交流,表面看起来平静,而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焦虑。三是彼此没时间交流。这实际上反映了现代生活节奏的紧张,生活对父母的压力和学习对孩子的压力。
  第三,对父母最不能容忍的地方是唠唠叨叨,其次是对自己过多管束,还有20%的学生不能容忍父母明知道自己错了也不肯认错。有70%的学生通常能够感觉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但是,对于父母能否理解、尊重自己,有10%的学生认为父母很少能做到。虽然高中生的成人意识增强,但许多父母仍然把子女当成小孩子,过多的关心、干涉子女的生活,即使是用心良苦,难免让强烈要求独立的高中生感到厌烦。有些父母为了维持自己的尊严而不愿意在孩子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或不足,这让孩子感到不民主、平等,认为自己得不到尊重。父母唠叨一般总是指责、批评、报怨,有时甚至讽刺挖苦,大多唠叨没有明确的目的或要求,见什么说什么,想到哪里说到哪里,让孩子无所适从,并且感觉父母“水平不高,说都说不清楚”。(结合平湖的特点,有不少家长在工厂里上班,起得早回得晚,少有时间与子女进行良好的沟通)
  第四,60%的学生认为父母最关注自己的学习成绩,其次是饮食起居,然后才是心理方面和日常的感受。由于现代中学生的父母受时代所限,没能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他们将所有期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特别是寄托在孩子的学习上,过于紧张孩子的学习,只看结果而不关心过程,过高的期望也是导致父母与孩子间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
  在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们会寻求较高层次需求的满足。孩子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很容易得到满足,随着他们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他们自我尊重和被他人尊重的需求日益强烈,而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常常感觉自己在父母面前没有得到足够的理解和尊重,致使他们自尊心受挫,容易与父母发生冲突,希望摆脱父母对自己的管教,不愿意与父母沟通。
来源: 网络 编辑: yanan 返回顶部关闭页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