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2015年福建一模二模历史试题分解(中国古代史)0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试题汇编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267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5/9/29 8:19:50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5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2015·福建泉州一模·13《荀子》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由此可见,荀子主张(  )

A.施行仁政      B.礼法并施             C.君民共治         D.民贵君轻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荀子思想主

   【解析】引文的意思为:君主,是人民的源头,源头清澈则河流清澈,源头污浊则河流污浊,所以如果拥有社稷而不能爱人民,不能有

利于人民,却要求人民把君主当做亲人一样敬爱,是不可能的。可见荀子主张仁政,故A项正确;材料未出现任何“法”的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君民共治”,故C项错误;民贵君轻是孟子的观点,在材料中未体现,故D项错误。

【答案】A

2.(2015·福建莆田一模·2511分)民生问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首要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曰:“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摘自《论语·季氏》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关于民生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该观点的原因。(3分)

【考点】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解析】1)第一小问观点,由材料一“不患寡而患不均”可知孔子的观点为均贫富;第二小问原因,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相关的是当时诸侯争霸,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渴望温饱富裕。

【答案】1)观点:均贫富。(1分)

原因:诸侯争霸,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渴望温饱富裕。(2分)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精品专题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