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1.知廉明耻,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这句古语蕴含的哲理是
A.联系是普遍的和无条件的 B.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C. 先知后行重在知 D.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名言名句体现哲理的题目是哲学选择题中常见的考法,做这类题目,考生首先要弄懂材料中名言名句的意思,分析其中体现的哲理后再去分析题肢,看哪个选项所体现的哲理与其相符合。“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是指大凡不廉洁的人没有什么东西不拿, 不知羞耻的人没有什么事不做,这体现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B适合题意;联系是普遍的,但是有条件的,A是错误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C是错误的;D材料没有体现;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世界观与方法论
2.哲人说:“给我宁静吧,让我接受不能改变的,给我勇气吧,让我去改变我能改变的,给我智慧吧,让我分辨出什么是我能改变的,什么是我不能改变的。”这句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社会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哲学可为生活提供指导 ④世界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可以运用正选法和排除法,正选法,题干强调接受不能改变的,尊重客观规律,改变我能改变的,发挥主观能动性,给我智慧,让我分辨什么是能改变的,什么是不能改变的,哲学可以为生活提供指导,②③适合题意;排除法,对于一些绝对性的说法,可以逐一排除,“社会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世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