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的外交
【基础达标】
1.(2015·苏北四市一模)1949年12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访问苏联,会见了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1950年2月14日,双方在莫斯科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方此举( )
A.支持苏联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B.希望得到社会主义国家承认
C.为新中国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D.借助苏联恢复在联合国席位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对于加强和巩固中苏两国友谊与合作,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故C项正确。答案:C
2.(2015·广州一模)邓小平在1988年谈到如何处理国际关系时说,它虽然是亚洲的产物,也适用于全世界,能够为不同制度的国家服务,能够为发达程度不同的国家服务,能够为左邻右舍服务。“它”是指(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不结盟政策
C.“一国两制”的方针D.“一边倒”的方针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底周恩来总理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得到了中国、印度和缅甸政府的共同倡导,是“亚洲的产物”,后来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故A项正确。答案:A
3.通过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新中国( )
A.发挥了大国应有的政治影响力B.促成了“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
C.确立了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地位D.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