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山东宁阳四中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课时训练 第15课 辛亥革命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一轮复习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251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5/9/5 14:51:13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6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5    辛亥革命课时训练

【基础达标】

1. 19062月,清政府拟定了一项决议:凡派去日本留学的,只限于那些擅长中文并精通儒家经典的学生。对该决议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甲午战争失败,积极学习日本先进的政治制度

B. 尊孔复古思想盛行,加强儒家思想在日本的宣传

C. 天朝上国观念根深蒂固,限制留日学生人数

D. 针对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日本的活动,加强对留日学生的控制

解析: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许多留日学生深受革命思想的影响。儒家经典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重要思想武器。清政府派擅长中文并精通儒家经典的学生留学日本,旨在影响其他受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影响的留日学生,防止受革命思想影响的留日学生进行反清活动。故D项符合题意。A项与逻辑不符,如果清政府希望学习日本先进的政治制度,则应该派精通日文且受西学影响的学生赴日。BC两项与史实不符。答案:D

2. 《泰晤士报》记者莫里循在辛亥革命爆发后给报社的电文中使用了革命一词。而《泰晤士报》新闻部主任达··布拉姆则指出,革命只适合成功的叛乱,只能在叛乱已经成功之后使用。除非知道清政府已经被推翻,否则不论起义的形势如何严重,不能将起义说成是革命。《泰晤士报》在13日刊登武昌首义时最终使用的标题是起义。这表明此时的《泰晤士报》(  )

A. 支持中国革命                                        B.反对中国革命

C. 舆论导向谨慎                                        D.认清了起义前景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泰晤士报》既没有支持,也没有反对中国革命,故排除AB两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对起义前景的认识,故排除D项。从材料中对革命的认识及用起义代替革命,可知《泰晤士报》舆论导向谨慎,因此选C项。答案:C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精品专题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