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鸦片战争课时训练
【基础达标】
一、选择题
1.(2014·成都一模)英文版《南京条约》第十款的直译为:“中国皇帝陛下同意在所有通商口岸制定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出口关税和其他费用的则例,该则例将公开颁布。”这一条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
A.使清朝在广州的通商旧制得以延续 B.为中英平等经济交往奠定基础
C.为英国干涉中国关税主权埋下伏笔 D.使中国完全丧失了海关管理权
首先依据材料判断“制定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出口关税和其他费用的则例”对应的是《南京条约》中“协定关税”一条,接着根据所学,答出这一条的危害是使得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故C项正确;A、B两项未能体现“协定关税”给中国带来的危害,故A、B项错误;而D项中国完全丧失海关管理权的标志是海关总税务司的设置,故D项错误。 C
2.(2014·湖北八校高三联考)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在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过程中,非正义的侵略者同时又往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而正义的反侵略者则常常同时是落后者。以贪欲为动机的侵略过程常被历史借助,从而在客观上多少成为一个进步改造落后的过程”。作者强调的是( )
A.要正确认识西方侵略动机 B.要理性地看待西方的侵略
C.要客观评价鸦片战争的影响 D.要辩证地分析中西方社会差距
根据材料信息“客观上成为进步改造落后的过程”可知西方侵略对落后国家和地区具有客观进步作用,由此可见作者强调的是对于西方侵略要理性对待,故B项为最佳答案;材料反映的主题不是“西方侵略动机”,故A项不正确;材料中的“侵略”也不止是“鸦片战争”, 故C项不正确;材料中虽然提到“侵略者”是“进步者”,“反侵略者”是“落后者”,但作者强调的是西方侵略的客观进步作用,而不是分析和比较中西社会差距,故D项不正确。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