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讲
一、选择题
1.(2014·银川一中)北宋文学家苏轼说“余尝论画,以为人禽宫室器用皆有常形。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常形之失,人皆知之。常理之不当,虽晓画者有不知。”(《宋诗话全编·苏轼诗话》)这体现了中国儒学发展史上的何种认识论( )
A.知行合一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经世致用
B
本题考查对材料的准确分析与理解的能力。解题时需要特别注意“何种认识论”,据此分析可知D是明清进步思潮的内容,排除。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认识论分别是“格物致知”、“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而苏轼认为“理”在外在的物中,所以其认识论应与“格物致知”相一致,故选B。
2.(2014·潍坊一模)“孩提知爱长知钦,古圣相传只此心;大抵有基方筑室,未闻无址忽成岑。”与材料观点一致的是( )
A.万物源于“天理” B.心即理也
C.存天理,灭人欲 D.经世致用
B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及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大意是人有天赋道德之心,自古圣贤相传的不过就是这种本心;人应该牢牢掌握先天具有的良知良能,这是入圣成贤的根本。可知材料的观点与心学一致。故选B项。
3.(2014·江苏百校联考)王夫之在批评某位思想家时说:“……窃佛老之旨,游心于虚无,而招致亡国之祸!”省略处为( )
A.程颢 B.王阳明
C.董仲舒 D.黄宗羲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