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2016届高考历史(人民版必修二)大一轮复习检测: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第3讲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一轮复习
  • 教材版本人民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63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5/9/5 14:01:50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1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第3

1(2014·肃南)有史学家认为:秦始皇构建了大帝国的框架,组装了硬件,汉武帝确定了大帝国的中枢运作机制,加上了软件。其中汉武帝加装的软件,主要是(  )

A.分封制                                  B.内朝制

C.外朝制                                                 D.中书门下

B

本题考查学生材料的理解能力。本题考查汉代皇权强化的措施。从材料看,主要是汉武帝时期,为了限制相权,任用身边的人员任秘书、尚书,逐步形成了内朝制度,属于软件;而丞相为首的百官是中央官僚制度的核心,属于硬件。故B项为正确答案。

2(2015·孝感)《唐六典》载:三公,论道之官也。盖以佐天子,理阴阳,平邦国,无所不统,故不以一职名其官。然周、汉以来,代存其任、自隋文帝罢三公府僚,皇朝因之,其或亲王拜者,亦但存其名位耳。这说明隋唐的三公(  )

A.务虚不务实

B.是秦汉时期三公制度的强化

C.履行丞相职责

D.负责军事、行政与司法大权

A

本题考查材料的观点分析归纳能力。解答关键是理解罢三公府僚亦但存其名位耳的含义。隋唐时期三公仅是名位A项正确;由亦但存其名位耳可知,BCD项说法错误。

3(2014·山西大学附中)《剑桥·国史》中写道:在唐代,科举考试不过产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其数量可能略多于全部官僚集团的 10%。总之,其中大部分人出身于名门望族,都来自书香门第。在唐朝灭亡以前,这种情况没有改变。料反映了(  )

A.九品中正制依然存在

B.科举制度在唐代没有执行

C.唐代官员都是科举出身

D.科举考试有利于人才选拔

D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