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与教训》第2讲
1.(2014·四川成都高三一模)瞿秋白在1921年旅俄日记中写道“一友人告诉我,俄国现在无物不集中,消费者都是以团体为单位,个人名义很难领到需要物品。……消费者凭劳动券领取,劳动券以工作高下为标准分为几等,每等可得若干,十日以前在消费公报登载。”这段材料显示了苏俄( )
A.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情况
B.实行新经济政策带来的新变化
C.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场景
D.扩大政治“公开性”的尝试
A
把握时间1921年以及材料中的“消费者凭劳动券领取”可知此时苏俄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分配方式,故选A项。
2.(2014·江苏南通海门高三一诊)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严格地计算和平均分配每一磅粮食,不仅是为了维持生存和战争,而且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真正的主要的门径”。这表明他( )
A.反思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错误
B.指出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
C.探索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途径
D.肯定了应对战争局势的新措施
D
本题考查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文表明列宁认为“战时共产主义”不仅能够应对战争,更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这是对“战时共产主义”的极大认可,D项正确。列宁没有反思该政策存在的问题,A项错误;没有反思也就没有出台新经济政策的必要,B项错误;这一途径是不正确的,C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