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历史卷(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90分钟 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鸦片战争爆发后,美国某报纸评论说:“中国人想象的是(中英)双方互射弓箭的假想战,而实际上这是16世纪与19世纪的冲突。”由此可知
A.美国作者对中国并不了解 B.中国人是富于想象的
C.英国缺乏对中国的了解 D.中国已长期落后于世界
解析:材料评论认为中国人想象的战争方式已经远远落后于世界,这说明中国也已经长期落后于世界了,故选D项。
答案:D
2.英国军官宾汉所著《英军在华作战记》中描写:“现在趁战争还没有真正发生以前,迅速通商。我方又获悉了中国人在临珠江的许多房子后面正在秘筑炮台,把在佛山所铸的大口径大炮运了过来,架立在炮台上。渔船已经都集中在澳门内港。”这段描述可以说明
A.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源 B.英国商人不愿发动战争
C.中国封建社会制度的落后 D.中国军民做了战争准备
解析:材料反映了战争前中国军民已经在做军事防御的准备。鸦片战争中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社会体制的落后,材料没有直接反映出来,故A、C两项不符合题意;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选D项。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