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历史卷(十四)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90分钟 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清政府外交官员刘锡鸿在参观伦敦杜莎夫人蜡像馆时记述:“入门右首,则林文忠公像也……文忠前有小案,摊书一卷。上华文,下洋文。夫文忠办禁烟事,几窘英人;然而彼固重之者,为其忠正勇毅,不以苟且图息肩也,可谓知所敬。”文中的“文忠”指的是
A.林则徐 B.魏源 C.李鸿章 D.王韬
解析:材料的有效信息有“办禁烟事”,可联系到课本上林则徐严禁鸦片和虎门销烟的知识。在刘锡鸿的笔下,英国人是因为敬重林则徐而为其立像,故答案是A项。
答案:A
2.魏源扮演了两个角色:“他是黄昏的猫头鹰,理性地预告了天黑后的凄凉;他是黎明前的云雀,清脆地预告了天亮后的雾霭。魏源尽到了一个知识分子分内的职责。”对于材料中“职责”理解不正确的是
A.编纂《海国图志》,详实介绍西方历史地理
B.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向西方学习
C.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促进思想解放
D.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与中国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解析:因为魏源是地主阶级抵抗派的代表,他和林则徐一起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引导人们关注世界,促进思想解放,但他毕竟是地主阶级的代表,向西方学习仅局限于学习技术,“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与中国的儒家思想相结合”是康有为思想的特点。故D项表述错误,但符合题意。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