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历史卷(十六)
必修3模块综合检测
(90分钟 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韩非子说:“明主之行制也天,其用人也鬼。天则不非,鬼则不困。势行教严逆而不违……然后一行其法。”这说明韩非子
A.认为法、术、势缺一不可 B.主张推行开明君主制
C.认同“君权神授”的说法 D.用封建迷信蛊惑群众
解析: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明主像天,因为他依法行事,公正无私。明主又像鬼,因为他有用人之术,用了人,人还不知道是怎么用的。这是术的妙用。他还有权威,以加强他的命令的力量。这是势的作用。术、势都做好了,最后才能“一行其法”。由此可以看出他强调法、术、势的统一,故选A项。
答案:A
2.《吕氏春秋》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其内容驳杂,有儒、道、墨、法、兵、农、纵横、阴阳家等各家思想,同时又宣扬“一则治,异则乱”。由此可知,该书的创作意图在于
A.取各家之精华,成一家之思想 B.实行文化高压,加强君主专制
C.传承百家思想,保留文化精髓 D.实行礼法并治,实现思想统一
解析:从题干材料可知,《吕氏春秋》记述了各家的思想,但同时又强调“一则治,异则乱”,由此可知,吕不韦是想取各家之精华,成一家之思想,所以A项符合题意。由该书创作的时代背景分析,B项与史实不符,应排除;C项明显不符合题意;材料信息并未表明吕不韦主张礼法并治,D项错误。
答案:A